当前位置: 活动 - 活动报道

减重、提速、降噪、降能源消耗 轨道交通设备实现轻量化 新材料必不可少

来源:大众日报 1090 2019-03-20

  314日,2019(第四届)中国轨道交通新材料产业高峰论坛在青岛市城阳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国内外知名行业专家围绕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车辆内外饰新材料的应用等话题进行探讨,精准掌握产业发展风向标。


  引领轨道交通行业发展

 

  中国轨道交通新材料产业高峰论坛自2016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三届,目前已成为轨道交通新材料产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会议。本届论坛为轨道交通行业相关企业提供了专家对接、展览展洽、会后考察等多维度的交流合作,助力中国轨道交通行业高效快速发展。

 

  记者看到,为方便企业捕捉行业动向,本届论坛现场专门布置了20余处展台、三大展示区域,邀请国内外顶级材料、设备企业展示了最新产品技术。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国明已连续三届参会,在他看来,把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各方人士聚集起来,通过解读产量数据与市场需求,开展多维度交流与合作,能够实现上下游产业联动,切实解决行业痛点,实现共赢发展。

 

  青岛泰泓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是为中车等企业进行配套的企业,公司研发部部长徐维锡表示,作为本土企业,企业的发展得益于青岛轨道交通示范区在产业集聚方面的优势,自主研发了焊接铝蜂窝产品,并在环保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而这次会议把国内外知名专家聚在一起,更是为企业进一步开拓视野、转型升级、对接市场提供了便利。

 

  “这次论坛不仅对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起到重要的宣传推介作用,还能将业内专家、行业精英和企业家的目光聚焦在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的综合优势、发展潜力和美好愿景上来,与示范区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助力示范区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发展,抢占全球轨道交通产业创新高地。”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刘青梅介绍。

 

  新材料助力设备轻量化

 

  作为轨道交通产业链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材料为轨道交通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支撑。新材料应用是本届论坛的核心话题。尤其是目前整个行业正聚焦轨道交通设备轻量化,其对于车辆减重、提速、降噪、降低能源消耗等方面意义重大,而新材料及相关技术正是轨道交通设备轻量化的主要途径。

 

  “高速、舒适、安全、节能、环保是轨道装备制造业实现创新发展模式的重要课题和主要方向。随着客运列车,特别是高速列车的需求形势越来越强劲,对轨道客车制造水平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轻量化是最有效途径。”李国明介绍。

 

  记者在论坛上了解到,先进复合材料、碳纤维、新型铝合金、高强度镁合金等,为轨道交通设备轻量化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保障。


  天津航天瑞莱科技有限公司周天朋博士介绍,复合材料的相对质量只有普通碳钢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而机械强度却达到或超过普通碳钢。同时具有良好耐腐蚀、耐候性能,抗疲劳、抗冲击等优点,可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李国明的公司致力于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发展,公司拥有5条完整的碳纤维生产线,年生产能力5000吨。李国明告诉记者,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生产的新一代全碳纤维地铁车身,与采用钢、铝合金等传统金属材料相比,新一代碳纤维地铁车辆的车体、司机室、设备舱分别减重30%以上,转向架构架减重40%,整车减重13%

 

  打造轨道交通千亿产业链

 

  记者在论坛上了解到,轨道交通是城阳区的独特优势,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落户于此,全国60%的高速动车组、25%的城轨地铁从此驶出。区域内集聚相关轨道交通配套企业200余家,产品本地配套率达到43%左右,产业集聚水平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产值71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850亿元,形成了完整的高速列车及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在轨道交通车辆、关键系统设备等方面的研发能力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论坛期间,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与北京国信会视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恒之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刘青梅介绍,今年,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将实现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产值1000亿元,本地配套率达到46%以上;引进内外资大项目20个以上,总投资200亿元以上。

 

  同时,示范区将继续推进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实现总投资23亿元的轨道交通车辆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高速磁浮实验中心、高速磁浮试制中心项目交付使用,总投资51亿元的创新港、环境/风洞综合实验室、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协同及高铁运维云数据中心、车载系统研究中心、高铁名人苑(一期)、材料技术研究院、材料技术创新园区(部分)开工建设。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