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企业动态

深圳先进院研发出具有长循环稳定性的钾电正极材料

来源:中科院深圳先进院 1915 2020-03-09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唐永炳研究员及其团队联合清华-伯克利国际学院成会明研究员等人,成功研发出一种具有长循环稳定性的新型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关研究成果"A fluoroxalate cathode material for potassium-ion batteries with ultra-long cyclability"(一种具有长循环性能的氟草酸盐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DOI: 10.1038/s41467-020-15044-y)。

由于锂、钴等资源储量有限且分布不均,锂离子电池难以满足大规模储能领域的迫切需求。钾离子电池作为潜在低成本储能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钾离子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液发展较为成熟,而正极材料的发展相对缓慢。主要原因在于钾离子半价明显大于锂离子(1.38 vs 0.76埃),正极脱嵌钾离子时易发生晶体结构坍塌,从而导致电池性能快速衰减。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寻找具有开放式晶体骨架结构的材料,如普鲁士蓝类似物,其较大的离子扩散通道能允许钾离子的自由进出。然而,普鲁士蓝类似物的晶格结构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引入溶剂水分子,而这些水分子一方面占据了通道位置,阻碍了钾离子的扩散;另一方面易与电解液反应,造成电池容量快速衰减。

新型钾电正极材料的晶体及物相表征(a,b)、晶体结构分析(c)以及长循环性能测试曲线(d)

鉴于此,在寻找具有开放式晶体骨架结构化合物的过程中,唐永炳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季必发、姚文娇、郑勇平等人成功开发出一种具有高稳定开发式晶体骨架结构的氟草酸盐聚阴离子钾电正极材料(KFeC2O4F)。由于该正极材料的三维结构骨架中含有4.3x4.2埃、6.3x3.7埃等多个大尺寸通道,脱嵌钾发生的体积变化仅为7.6%,与具有高稳定性的LiFePO4 正极材料相当(~7.8%),骨架能通过“呼吸”允许钾离子的可逆脱嵌,同时伴随着Fe2+/Fe3+的氧化还原反应。该钾电正极材料在0.2 A g-1的电流下发挥了112 mAh g-1的可逆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20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4%,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该工作为发展基于廉价金属的新型钾电正极材料提供了借鉴。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深圳市科技计划、院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资助。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