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行业动态

生态环境部发布首个国家生态环境基准

来源:生态环境部 985 2020-03-04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我国首个生态环境基准——《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镉》(2020年版)(公告2020年11号)及其技术报告。

生态环境基准是在特定条件和用途下,环境因子(污染物质或有害要素)对人群健康与生态系统不产生有害效应的最大剂量或水平。生态环境基准研究以环境暴露、毒性效应和风险评估为核心,揭示环境因子对人群健康和生态安全影响的客观规律,研究结果是制修订生态环境质量标准、评估生态环境风险以及进行生态环境管理的科学依据,也是构建国家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基石。从揭示客观规律看,生态环境基准具有普适性,由于自然地理和生态系统构成等方面的差异,也会使这种客观规律呈现一定的地域特殊性,需要各国乃至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研究。

我国生态环境基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科研积累有限。鉴于镉的淡水水生生物毒性研究较多,基础数据相对充足、能够满足基准制定数据要求,生态环境部决定从研制《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镉》入手,通过实践了解影响生态环境基准制定的关键环节,逐步推动国家环境基准管理体系走向成熟。镉具有高毒性、易解离、易残留等特点,达到一定浓度后会对水生生物及生态系统产生有害影响。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等)将其纳入水体基本监测指标,也是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4项基本项目之一。

淡水水生生物镉水质基准推导过程中,共纳入1137篇中英文文献和7907条毒性数据库数据,经质量评价后344条数据为可靠数据,涉及65种淡水水生生物,基本代表了我国淡水水生生物区系特征,涵盖了草鱼、鳙鱼等我国淡水水生生物优势种。根据我国地表水水体硬度分布情况,基准推导将水体硬度(以CaCO3计)分为50mg/L、100mg/L、150mg/L、200mg/L、250mg/L、300mg/L、350mg/L、450mg/L八个等级。在对每个物种的急、慢性毒性值进行水体硬度校正后,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法,推导出镉的短期水质基准和长期水质基准,反映现阶段地表水环境中镉对95%的中国淡水水生生物及其生态功能不产生有害效应的最大浓度。

《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镉》(2020年版)及其技术报告由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依据《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HJ831—2017)起草。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基准将适时修订和更新。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