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院牛天超教授与纳米异构材料中心李爽副教授合作在纳米领域国际著名期刊《美国化学会-纳米》(ACS Nano,IF13.7)上发表了题为“Imaging and Dynamics of Water Hexamer Confined in Nanopores”的研究论文(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9b04835),硕士生司楠和博士生沈涛为共同第一作者。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种物质,人们对水的研究涉及到水的分解制氢、水污染治理、生命体中水的形态。从分子尺度上对水的结构以及与其它物质的相互作用的理解仍然是目前水科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实现分子尺度的观测和保持水的本征特性对于选择具有原子分辨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模型体系显得异常苛刻。蓝磷,黑磷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是具有规则六边形结构的二维材料,但在Au(111)表面上外延生长之后,形成了具有长程有序的规则蜂窝状重构,可以将分子、原子局域在纳米孔中,同时,蓝磷较低的态密度利于较长的激发态寿命,从而可实现吸附物动力学的研究。同时较弱的界面相互作用也保持了吸附物质的本征性质。因此研究水分子在蓝磷纳米孔中的结构与动力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子束外延的方法在Au(111)衬底制备了单层蓝磷,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揭示了具有争论的蓝磷的原子结构模型。随后,利用高分辨扫描隧道显微镜/谱学手段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证实水分子在蓝磷的纳米孔中以六聚体的形成存在。观测到了非弹性电子激发水分子的振动。由于水六聚体和磷原子之间的局部界面电荷重排形成的偶极,通过改变样品偏压,实现了水分子的可逆吸附和脱附。这一结果不仅为进一步研究水的行为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衬底,更为探索二维材料的表面功能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支持。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