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行业动态

“中国制造”开启纳米精度时代

来源:中国科学报 1732 2019-03-03

  纳米制造技术涉及信息、材料、环境、能源、生物医学、农业、航空航天和国防安全等众多领域核心产品的制造,对未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纳米制造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为提升我国纳米制造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09年正式启动了“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发展原创的纳米制造新原理与新方法,致力于解决我国纳米制造的瓶颈问题与“卡脖子”技术难题。


  经过8年的通力协作与奋斗,纳米制造过程的尺度、精度与批量制造相关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得到解决,纳米制造工艺与装备的理论体系与技术基础初步建立,为纳米制造的一致性和批量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装备支持——中国制造开启了纳米精度时代!


  本期自然科学基金版将总结该重大研究计划取得的研究进展,展示该计划取得的研究成果。



纳米精度表面制造的化学机械抛光装备。


雒建斌和同事在分析实验结果。


超精密米级幅面圆光栅

“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组供图


  “精度”上的创新


  “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重大突破,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对“创新”提出了新要求。这也是半年来科学家在为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梳理总结成果时,不断对照的标准。


  “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把好的点子做出来。”2019年1月,该重大研究计划画上圆满句号时,中国工程院院士、该重大研究计划专家指导组组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秉恒对《中国科学报》这样阐述他心中的“创新”。


  时间回溯至20世纪初,美国国家纳米技术计划(NNI)的启动,掀起了纳米科学和技术的热潮。随后,包括生物分子马达、纳米机器人、纳米传感器、纳米智能器件等在内的一系列纳米科学研究成果不断在实验室涌现。


  当时,我国机械制造领域的专家敏锐地意识到,作为纳米科学走向纳米技术的桥梁,纳米制造将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技术竞争的制高点。2009年,该重大研究计划的资助下,中国制造领域的专家联合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开始探讨如何布局中国纳米制造未来发展。


  “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亦在彼时启动酝酿。专家们将“纳米制造”定义为“通过纳米精度制造、纳米尺度制造、跨尺度制造为产品和器件提供一定功能的过程”。


  卢秉恒和现任清华大学机械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雒建斌分别出任该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正副组长。“我们的考虑是,通过这个重大研究计划,面向我国重大战略需求,引领中国制造精度水平的提升”——他们提出了这样的目标。


  2019年1月,该重大研究计划顺利通过评估。8年来,在该重大研究计划支持下,科学家们取得的多项成果带动制造学科取得跨越发展。评估会上,专家组自豪地评价:“中国制造开启了纳米精度时代!”


  把论文写在生产线上


  近年来,有关“卡脖子”技术的议题在国内备受关注。科学家们认识到,只有突破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才能彻底消除“卡脖子”的隐忧。而要实现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首先要有好的点子——要从中国自己的基础研究做起。


  “中国在芯片制造装备方面起步很晚,初始阶段主要是电子学专家研究集成电路,几乎没有装备领域的大团队从事芯片装备的研发。”雒建斌坦言。直到2000年,我国高校和研究院所才逐步形成了相关的研究团队,陆续开展芯片制造理论、工艺和装备研发。


  庆幸的是,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自然科学基金委在2009年启动该重大研究计划时,布局了突破芯片制造相关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


  8年里,科学家们从基础理论的“好点子”开始,揭示了纳米尺度与纳米精度下加工、成形、改性和跨尺度制造中的尺度效应、表面/界面效应等规律,建立了纳米制造理论基础及工艺与装备原理,为实现纳米制造的一致性与批量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例如,清华大学的纳米制造团队提出了化学机械去除理论,实现了单晶硅原子层的可控去除,相关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美国科学促进会曾评价:“该发现开创了在原子精度实现电子材料加工的新方法,这将是未来电路元器件加工精度进一步提升至原子尺度控制水平的关键。”关于抛光颗粒的研究作为成果“摩擦过程的微粒行为和作用机制”的主要内容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随后,科学家将基础研究成果拓展至工程应用。2015年10月,国产首台12英寸抛光设备进入芯片制造大生产线,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国际先进水平,有效实现了关键装备国产化。


  没有该重大研究计划支持下的基础研究原理创新,就没有生产线上的高端机器。不过,在科学家看来,该重大研究计划形成的新原理依然有许多未实现工业应用,对“卡脖子”技术的贡献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学科交叉共融


  回顾8年来的研发经历,雒建斌对学科交叉共融感触颇深。“装备本身是个大型机械,各个机构的设计离不开机械原理学科,运动系统的控制离不开自动化学科,而抛光过程则需要物理和化学知识。”他告诉《中国科学报》。


  据了解,在强调学科交叉共融方面,该重大研究计划突破传统的一级学科交叉,实现跨学部交叉。统计数据显示,8年来,在该重大研究计划资助的项目中,交叉项目资助金额占比18.5%,资助项目论文成果涉及28个学科。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交叉学科又在主要的科学问题上得到共融。例如,不同学科的科学问题都具有明显的“制造”属性,即如何保证纳米制造过程的高精度、批量化和一致性。


  西安交通大学纳米制造研究团队自2001年起从事纳米压印方面的研究,如今已将压印工艺的精度提高到纳米量级。压印工艺采用机械制造领域模板复形的概念制造纳米结构,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用“月饼印”在月饼表面印出花纹。


  据该团队青年科学家邵金友介绍,在传统压印技术难以走向工程应用的现实情况下,2008年后,团队发明了界面电荷调控的纳米压印技术,突破了尺度效应,使压印力和脱模力都得到大幅降低,这一技术就是制造学科与物理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


  另外,在该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支持下,制造专家也与化学家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将电化学反应原理与模板约束成形技术相结合,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研究团队发明了以约束刻蚀剂层技术(CELT)为支撑的纳米结构模板调制成形新方法,以接触电势诱导腐蚀的去除方式实现了半导体材料的电化学直接压印成形,缩短了半导体材料成形的工艺链。业内专家认为,这种化学腐蚀和压印相结合的方法,扩大了压印材料的种类。


  凝聚人才队伍


  在卢秉恒看来,凝聚全国范围内的微纳制造人才,是该重大研究计划重要贡献之一。“8年前,我国制造行业以传统制造为主,大家着重于研究讨论锻造、焊接、冲压等传统方法。”他回忆。


  该重大研究计划实施的8年,逐渐形成了我国微纳制造领域的“国家队”。许多年轻科研人员的科研生涯深受该重大研究计划的影响,从参与者逐渐成为科研骨干人才。


  “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重大研究计划提供了一个平台,把人才聚集起来。”一名重大研究计划科学家告诉《中国科学报》,“在参与重大研究计划的过程中,我认识了许多同行,在各类交流中互相启发和帮助。”


  据统计,该重大研究计划实施期间,8位科研人员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18位科研人员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另培养了974名博士后、硕士、博士。在科学家们看来,这都是该重大研究计划在人才凝聚方面交出的优异成绩单。


  面向未来,卢秉恒指出,科学家们正在争取新一期重大研究计划的支持。“希望能将精度从原子层级做到原子级,为发展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科学前沿应用,制造三维芯片提供支持。”他憧憬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