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科技前沿

骨肉瘤术后治疗及骨修复再生研究获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1361 2021-07-05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赖毓霄团队,围绕骨肉瘤治疗的临床难题,探讨了金属镁抗肿瘤、光热、促成骨的多重功能,采用低温沉积3D打印技术研发出一种含镁可降解高分子多功能多孔仿生支架,赋予其近红外光热效应抑制肿瘤复发,并序贯释放镁离子有效促进骨缺损修复。相关研究成果以Multifunctionalmagnesium incorporated scaffolds by 3D-Printing for comprehensive postsurgicalmanagement of osteosarcoma为题,发表在Biomaterials上。

骨肉瘤(OS)是恶性原发性骨肿瘤,易发生肺部转移、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现有治疗骨肿瘤手段如外科保肢手术治疗、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外科治疗+术后化疗)等,无法平衡治疗与修复之间的矛盾,如手术切除后的大面积骨缺损若无法修复,致残致畸率较高,影响病患的术后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早期干预骨肿瘤并有效防止术后复发,减少放/化疗的严重毒副作用及骨肿瘤组织切除术后残留肿瘤细胞的消融和术后大面积骨缺损的修复及再生,是提高骨肿瘤术后生存率的有效办法,也是当前恶性骨肿瘤临床治疗中富有挑战性的重要问题,需要寻找新型的治疗策略是解决骨肿瘤临床问题的关键。赖毓霄团队创新性的构建了一种骨肿瘤治疗-骨缺损修复一体化活性生物材料,在金属镁颗粒与PLGA聚合物的复合材料体系基础上,构建出具有“抑制肿瘤+促进成骨+力学适配”一体化活性支架。研究以3D打印技术为桥梁,实现宏观/微观多重结构仿生、力学适配及组成可控的复合多孔支架的精准制造,通过材料学、影像学、组织学、分子生物学等手段,探讨了镁复合多功能支架的组成结构与其降解性能、光热性能、体内降解的产物与抑制肿瘤及促进成骨之间的生物学机制。

骨肉瘤术后治疗及骨修复再生研究获进展.jpg

低温3D打印镁复合多功能支架用于骨肉瘤术后治疗及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路线图

镁复合多功能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可控性,通过一系列的光热实验证明了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金属镁颗粒具有良好的近红外光热效果,镁复合多功能支架能在近红外光响应条件下快速实现残余肿瘤的消融,有效抑制了肿瘤复发,且释放的镁离子能够促进后期的骨再生,进而赋予支架抑制肿瘤复发和缺损骨修复的双功能。研究发现,镁复合多功能支架可激活成骨细胞的AKT和β-catenin通路,上调成骨细胞相关转录因子Runx2、Osterix的表达和晚期OPN、OPG、OCN蛋白的表达,为研发多功能活性生物材料用于骨肉瘤术后防复发治疗及骨修复再生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颇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