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在线讯:生物质热电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有自己非常独特的优势,正是因为这些优势,才能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成为近年来欣欣向荣的行业,充满着新生的朝气和活力。
01 绿色环保
自从2013年以来,一到秋冬季节,在全国人民心中就多了一个新的关键词:雾霾。秸秆焚烧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是带来雾霾的元凶。焚烧秸秆时,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
秸秆燃烧属于生物质燃烧,此类燃烧由于燃烧温度较低,导致燃烧不完全,焦化过程中排放大量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是造成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秸秆焚烧带来雾霾,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也伤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生物质热电以秸秆为燃料,从源头上阻断了雾霾的来源:露天秸秆焚烧。同时,通过环保设施,对排出的气体进行了脱硫脱硝处理,在环境保护上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02 变废为宝
在广袤的平原地区,每年种植农作物都会产生大量的秸秆,这些秸秆如何处理是困扰农村发展的一大难题。
许多地区采取的方式是在收割以后,直接将秸秆打碎到田里,很多人一定以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处理办法,龚自珍不是都说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吗?
但是,秸秆可不是落红,秸秆太多,直接还田,不仅腐化的速度慢,达不到发酵肥料的效果,还会将病虫害埋伏到地下,让新一年的庄稼病害更加严重。
不能直接还田,生物质热电的诞生,解决了秸秆处理这个棘手的大难题。生物质热电厂每年都会到农村收购大量的秸秆,农民不仅再也不用担忧秸秆的处理问题,还能将秸秆变废为宝,带来更多的收入。
03 惠农扶贫
生物质能源产业,是精准扶贫的最佳对接,在生物质热电蓬勃兴起的背后,发展出了一条“生物质扶贫”的全新道路。
我国是农林业大国,每年约产生12.5亿吨农林业废弃物,将其作为生物质原料,可替代约7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4亿吨,带动3000多万农村劳动力就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
我国现已投产运营的200多家生物质热电厂,每年消费约5000万吨农林业废弃物,在减少季节性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同时,带动超过百万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每年支付给农民的燃料收购款约150亿元,帮助了约20万户农民家庭脱贫致富。
04 节能减排
说到生物质热电,总是会提到一个词语,就是节能减排,但是,生物质热电和火电一样,同样需要燃烧,难道就不会产生污染吗?
首先,生物质热电燃烧的是秸秆等可再生燃料,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生物圈的碳循环闭环。而煤炭的能源来源是地质时代的有机碳,只有排放,没有循环。
现在非常流行的一个词语就是能源危机,煤炭总有用完的一天。而生物质热电,燃烧的是秸秆等可再生的燃料,每年的农作物种植、森林生长,都会产生大量的燃料。农作物、森林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二氧化碳,形成一个吸收和排放的循环机制,因此,生物质热电被认为没有直接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即“碳中性”,不被视为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
其次,与燃煤锅炉相比,生物质锅炉排放烟气中SO2、NOx含量较低。例如,秸秆的硫含量大约为煤的十分之一。
生物质替代传统燃煤,将大量减少火力发电和热力生产中的SO2、NOx、烟尘排放。据测算,运营一台2.5万千瓦的生物质热电机组,与同类型火电机组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1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2017 年,全国生物质热电替代化石能源约 2500 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约 6500 万吨。
05 能源稳定
与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方式相比,生物质热电的稳定性可以与火电相媲美。风力发电受自然风力资源影响,光伏发电主要集中在有阳光的白天,而生物质热电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对保障能源安全的意义非常重大,将成为替代火力发电的主要发电和供热方式。
06 前景广阔
在全球范围内,生物质热电都处在高速发展的鼎盛时期,规模不断增加。在发达国家,生物质热电已经非常成熟。
打造绿色王国的丹麦,是生物质热电发展最成熟的国家,1988年丹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秸秆生物燃烧发电厂,国土面积只有山东省面积1/4的丹麦,已建成了15座大型生物质直燃发电厂,秸秆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占到丹麦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4%以上。
在政策与行业的多方利好下,我国生物质热电的规模,从2006年约140万千瓦的装机,快速增长到2018年一季度末的1575万千瓦,年均增长幅度超20%。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质热电潜力巨大,还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07 热电联产
2018年1月,发改委、能源局《关于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生物质热电联产成为行业的新风向。
从只发电不供热,到将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作为重要的清洁供热方式,为城乡提供清洁供暖,为工业园区和企业提供清洁的工业蒸汽,在更大范围内替代燃煤锅炉及散煤利用,热电联产将推动生物质热电行业步入更高速的发展通道。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