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科技前沿

上海微系统所等在3D电子束光刻技术研究中取得进展

来源: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897 2021-08-31

  颗粒在线讯:电子束光刻精度极高,通常是二维微纳加工获得最小尺寸的标准工具,如何把电子束光刻的能力拓展到真三维微纳加工是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较于传统电子束光刻用高电压(几十kV)和薄胶(几十纳米)以保证光刻的准直度和分辨率,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员陶虎团队反其道而行,从低电压(几kV)和厚胶(几微米)入手,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夏小霞、钱志刚合作,创新开发出基因重组蜘蛛丝蛋白光刻胶,优化重组蜘蛛丝基因片段和分子量,结合基于百万级数量电子的大规模仿真模拟,实时控制加速电压调控电子在丝蛋白光刻胶里的穿透深度、停留位置和能量吸收峰,实现了分子级别精度的真三维纳米功能器件直写。该技术加工精度可达14 nm,接近天然丝蛋白单分子尺寸(~10 nm),较之前技术提升了1个数量级。蜘蛛丝蛋白优异的机械强度为复杂三维纳米结构提供了关键支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允许进一步通过功能化,实现可载药、可驱动、可降解的4D纳米功能器件(时空可变形),在相关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8月26日,相关研究成果以3D electron-beam writing at sub-15 nm resolution using spider silk as a resist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该工作的第一通讯单位是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工作得到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等的支持。

上海微系统所等在3D电子束光刻技术研究中取得进展

上海微系统所等在3D电子束光刻技术研究中取得进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