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科技前沿

沈阳生态所在新型污染物毒理研究中获进展

来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978 2021-11-16

  颗粒在线讯:纳米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尚无有效的检测和消除手段。纳米塑料易随饮食和呼吸途径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并影响生理功能。免疫细胞作为机体抵御外来抗原的重要防线,易受到纳米塑料的攻击,当前未有关于纳米塑料对哺乳动物免疫系统毒性作用的研究报告。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微生物资源与生态组徐明恺团队在该领域展开了探索性研究,以小鼠免疫细胞为模型,探索不同粒径、不同表面电荷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动物免疫细胞的毒性效应及毒理学机制。

  研究发现,不同粒径、不同电荷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均可进入小鼠脾淋巴细胞内部,并在高浓度下造成免疫细胞活力的显著降低,诱导发生细胞凋亡。在免疫功能方面,纳米塑料可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下调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抑制CD8+毒性T淋巴细胞的分化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毒理机制方面,纳米塑料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的关键信号通路PKCθ-NFκB和IL-2R/STAT5,从而影响其免疫功能的发挥。研究进一步显示,纳米塑料的毒理效应与粒径、表面电荷、染毒浓度和作用时间密切相关。带负电和不带电的纳米塑料可导致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的累积从而影响线粒体功能,而带正电的纳米塑料直接导致线粒体膜电位的去极化。该成果可为纳米塑料污染的生态风险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研究成果以In vitro study on the toxicity of nanoplastics with different charges to murine splenic lymphocytes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沈阳市科技局“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的支持。

图1.小鼠脾淋巴细胞中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分布

图1.小鼠脾淋巴细胞中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分布

图2.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影响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毒理机制

图2.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影响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毒理机制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