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科技前沿

“接触起电”带来全新催化机制

来源:中国科学报 1303 2022-01-17

颗粒在线讯: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团队提出了全新的催化机制“接触电致催化”。该机制利用材料间接触起电(摩擦起电)引起的电子转移作为催化反应的核心,促进化学反应进行,将推动化学、能源等工业朝着低碳化发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闪电、玻璃棒摩擦后吸纸屑……这些现象在科学上被称为“接触起电效应”,这是由于不同物体在接触之后表面诱导产生极化电荷所致。近年来,王中林团队发现接触起电中存在电子转移的贡献,甚至在部分情形下电子转移是接触起电的主要机制。

回顾催化剂的工作原理,其核心是通过生成活性中间体等方式降低反应活化能,促进化学反应进行。那么,是否存在除金属基催化剂、酶以及有机小分子之外的第四种催化剂呢?王中林介绍,既然电子转移存在于接触起电过程中,同时电子转移又可以促进化学反应进行,那么,利用接触起电过程中的电子转移直接催化化学反应存在可能。

王中林与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唐伟利用超声空化作用在颗粒表面引入接触起电过程,发现即使所用颗粒为具有高度化学惰性的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FEP)也能实现甲基橙污水的降解,且反应前后所用颗粒化学成分不变,这初步表明了接触电致催化的可能性。

为了深入理解上述现象,研究团队开展了系统性实验。基于实验观测结果与FEP的理化性质,团队提出了全新催化机制——接触电致催化,即利用接触起电过程中的电子转移直接催化化学反应。

不同于电催化或光催化,接触电致催化非常“便利”,只要材料能够接触起电就可能实现催化反应,因此,这极大地拓宽了催化剂的遴选范围,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催化体系设计可能。此外,相比于紫外光照、电能输入等方式决定局部反应效果,接触电致催化的反应范围更加全域化,具有规模化应用前景。

接触电致催化反应更“绿色”,得益于接触电致催化对催化剂的选择几乎无限制,因此可以选用大量环境友好的材料进行催化,并且这些催化剂与底物能够通过简单的方式实现高效分离,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这些催化剂还能够反复回收使用。

接触起电效应广泛存在于各类材料间,因此,接触电致催化将引领前沿催化研究,为碳中和、新能源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和国计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新原理和新思路。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7789-1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