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在线讯:“金九银十”的“金九”已落下帷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历史新高,分别完成75.5万辆和70.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93.9%。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增长,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用高等级材料的发展动能,相关领域新材料公司预告的三季度业绩有显著增长。
创新驱动新材料降本增效
中伟股份是专业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与新能源循环材料综合服务商,主营业务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新能源领域。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4亿元至4.5亿元之间,同比上升44.20%至62.22%,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元至11.1亿元。
中伟股份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报告期内,公司产能持续释放,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叠加产品、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产业一体化比例逐步提高,共同推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终端需求高增,产业链供需有效增强,2022年1月至9月,公司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合计销售量超过16万吨。
主营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的上市公司德方纳米也公布了三季报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亿元至18.5亿元,同比增长616.86%至657.83%;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亿元至18亿元,同比增长670.35%至715.66%,体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德方纳米董秘何艳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德方纳米通过持续发力创新,新产品进展顺利,公司年产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已于2022年9月进入试生产,投产规模及产品性能行业领先;补锂剂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将于2023年第一季度释放,有望凭借技术优势与先发优势获得超额收益。新产品的快速投产,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差异化竞争优势。”
与新能源汽车业务有关的新材料公司今年三季报业绩普遍预喜。如永磁材料公司中钢天源,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80%至100%;主营碳纤维材料的光威复材,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21.36%;生产磁性材料和新能源电池等产品的横店东磁,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34.09%至39.73%。
中信证券研究部高级经理吴威辰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以创新驱动为根本,因此市场关注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新材料主要是以降本增效为主,涵盖磷酸锰铁锂、中镍高电压三元正极、硅碳负极、LiFSI等新型锂盐以及新一代碳纳米管等。
“目前锂离子电池研发主要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继续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二是继续降低行业生产成本。通过这两方面的突破创新,将可以继续加速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产业发展进程。”吴威辰说。
资本市场平台促成企业强强联合
资本市场作为连接资本和实体经济、连接投资方与融资方的重要纽带,在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深交所不断强化资本市场赋能实体经济、助力企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优势,实施了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等一系列重要举措,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本市场平台。
何艳艳表示,深交所为一大批新材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快车道”,这些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深耕主业,带动了产业向更高阶段、更先进技术的方向发展。
“以德方纳米来说,IPO及两次再融资的实施,为公司累计募集资金超48亿元,陆续实施了核心产品纳米磷酸铁锂的产能扩建项目以及新产品磷酸锰铁锂的产业化项目,公司的磷酸铁锂年产能从3万吨提升至26.5万吨,建成了全球单体投产规模最大的年产11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推动了公司规模的快速成长,为公司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撑。”何艳艳说。
新能源汽车市场产业链长、市场尚处于成长期,在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深交所上市公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断完善,如在锂电池材料、电池制造、电控电机、底盘系统、整车制造及配套市场环节均有企业布局。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表示,通过上市不仅能够让企业获得相应的发展资金,通过资本平台还能够更便捷的实现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加速行业上下游的整合速度。
吴威辰认为,新能源汽车与锂电材料赛道各个环节的技术之间存在一定互通与借鉴意义,资本市场能提供一个新材料企业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帮助行业在合作与竞争中加速迭代、快速发展。
来源:证券日报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