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行业动态

储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安全和效率问题愈发受重视

来源:证券日报 1441 2023-04-10

    颗粒在线讯:受政策与市场需求推动,储能产业发展迅速,备受市场关注。

    4月7日至9日,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首钢园举办,此次峰会吸引了储能产业链上下游300多家企业参加。除经济性外,安全效率成为此次峰会关注的新焦点。

    《证券日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当前储能产业为应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技术路线可谓“百花齐放”,但不少产品也面临着同质化等问题。与会专家认为,当前储能产业除了要解决经济性问题外,相关企业也应更加深入的进行技术环节研究,更好的与电网适配,这也是未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提速

    “当前,储能已成为国际热点研究方向和产业布局重点,各国高度重视。全球储能产业也呈蓬勃发展之势,多种储能技术路线不断突破,政策导向不断改善,储能产业装机量快速增长。”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郭晓勇在会上表示。

    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球储能市场继续高速发展,新型储能新增投运规模首次突破20GW,达到20.4GW,是2021年同期的2倍。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达到13.1GW/27.1GWh,其中仅2022年新增装机就达到7.3GW/15.9GWh,新型储能新增规模创历史新高。

    海外方面,国内储能企业纷纷加速出海,受益于海外市场需求旺盛,2022年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而未来海外市场仍是国内很多储能企业布局的重点。

    科士达产品总监黎志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科士达承担着海外储能用户侧的供应商角色,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去年业绩实现翻番,也主要受益于储能的增长。“未来1年至2年,我们的重点业务还是在海外。因为从工商业储装产品的需求来看,国外还存在不少中小型工商业主的需求。”

    国内方面,随着各项储能政策落地以及商业化路径越来越清晰,业内人士均看好国内新型储能市场未来的增长空间,亦有多家企业涌入储能蓝海市场。

    “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已经跃升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北京索英电气储能事业部总经理欧阳超表示,“各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目标不尽相同,索英电气目前还是更专注于国内市场和规模化的储能。”

    据CNESA预测,保守场景下,预计2027年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97.0GW,2023年至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49.3%;理想场景下,预计2027年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138.4GW,2023年至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60.3%。

    安全与效率受关注

    虽然当前国内储能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新技术路线不断涌现,但整体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还面临着规模化发展、市场机制、经济收益、安全效率等问题。

    “一个行业或者说一个产品能够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其背后一定要有合理的商业回报作为支撑。”黎志荣表示。

    受多重因素影响,国内储能的商业模式尚未跑通,经济性问题成为当前行业最大的痛点。

    “从新能源消纳角度来说,光伏配套产业、配储现象都有发生,也出现了一些储能建而不用、建而不调的现象,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专职委员、储能与可再生能源重大科研团队总负责人郑耀东认为,“使用价值发挥是新型储能发展的唯一出路,新型储能的价值一定要靠使用来发挥。日后随着政策和市场的成熟,储能电站运行时间和市场机制有效发挥时,回报可能更快。”

    除了经济性外,安全与效率也是储能行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经济性受到产品安全、效率的制约,三者协同发展,综合立体地呈现储能企业的实力。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曾春保认为,储能系统各环节单一维度的安全不等于系统安全,集成环节多,问题定位主体不明确,多因素综合形成问题“黑盒子”。未来的储能行业依旧需要把安全性提到最高优先级。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解决方案总监杨智博认为,比亚迪做储能基本的逻辑就是在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整个系统中电池的占比,安全是根本。电池的占比不断提高,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整个系统效率。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把安全、成本、效率三者做好,同时又能解决电池占比和安全性之间的矛盾,唯一出路就是从电芯本身着手,做出更安全、更可靠的电芯,才是解决安全、成本、效率三者关系唯一的出路。

    深挖技术壁垒是关键

    《证券日报》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多家企业都在展出液冷储能系统集成,对于各家产品的区别,有储能系统集成商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从集成系统来看,事实上每家产品的实际区别不大,更多的是体现在企业的资金及在电网端的资源优势上。”

    多位业内人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产业链各环节技术路线百花齐放,但业内仍面临低价竞争以及产品同质化问题。

    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的储能市场确实存在产品同质化问题,大多数厂家只做到了表面,没有去深挖核心技术。

    未来储能企业需要深挖技术壁垒成业内共识。“储能行业目前百花齐放,但是由于需要大规模的资金和人力,各家利润率并不高。”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储能产品研究院院长杨凯表示,技术一定是核心,只有在技术支撑的前提下,企业才能够得到经济收益。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销售总经理湛晓林对记者表示,全面掌握系统集成核心技术的企业最具竞争力。随着电力交易品种的不断增加,交易政策的不断完善,除了成本影响储能电站以外,循环寿命、转换效率等性能指标更能体现储能资产价值,议价空间相对较高。”

标签: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