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300多名科研人员的包头稀土研究院是国内最大的稀土科研机构,近年来,该院稀土研究水平明显提高,部分技术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技术的空白。
最近,包头稀土研究院与成都某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技术转让协议,筹备建立国内首条月产800公斤稀土纳米断热浆料中试生产示范线,预计首期投资2000万元。投产后,其产品将优于国外产品,在技术层面实现了“弯道超车”,填补了国内断热玻璃涂层材料的空白,完全可替代进口产品。
一直以来,断热玻璃涂层材料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由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把持,我国在断热玻璃涂层材料领域尚处于空白。国内研究团队利用稀土独特的电子结构和理化性能,已经成功开发出百纳米以下稀土断热剂公斤级制备技术,制备出多种不同介质的稀土纳米断热剂、稀土纳米断热粉等。
事实证明,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尽早攻克稀土“卡脖子”问题,把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挑战。
现在,稀土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与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更为迫切。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借助科研机构的研究基础和资源,攻克企业面临的发展瓶颈,形成整体创新合力。要在稀土“卡脖子”难题上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现在,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稀土企业要着重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规划设计,推进重点、关键领域突破。我国稀土应用要走高端化,把产业做精做强,高效率转化资源,不断提高附加值,让稀土“更稀”。一些国家已制定系列稀土战略及政策,我国也应把稀土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推进稀土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一些稀土应用技术专利主要掌握在美、日企业手中,有些还被国外列为禁止出口技术。我国稀土业要攻坚“卡脖子”难题,一方面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下好“先手棋”;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氛围,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
三是要紧紧围绕容易受制于人的产业链环节,激发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政府相关部门要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引导企业继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主动补齐关键核心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短板,切实打通生产制造和基础研究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国内科研机构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是前沿技术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应发挥引领创新的先导作用。政府也要创造条件,设立国家级研究机构,系统开展稀土基础和应用研究,努力破解稀土被“卡脖子”问题,激活稀土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密码”,努力变稀土资源大国为稀土强国。
上一篇: 生态环境保护不够,国家能源局被要求整改!
下一篇: 新疆将打造四个石油化工千亿级产业集群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