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行业动态

2020年锂离子电池行业大盘点

来源:中国粉体网 1640 2021-01-15

政策标准篇

2020年1月2日,《关于“废旧动力电池回收”》 

1月2日,工信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19年本)》,此举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淘汰潮,引导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并确保动力电池实现安全有效地回收。

2020年1月2日,《关于“锂电池行业规范”》 

为加强锂电行业管理,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健康发展,工信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按照优化布局、规范秩序、保障质量、安全管理、推动创新、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的《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

2020年1月3日,《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四批)已公布。宁波维科电池有限公司(消费型电池)、山东威能环保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储能型电池)、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消费型电池)、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消费型电池)、路华能源科技(保山)有限公司(消费型、储能型电池)入围。

2020年4月《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2020年4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完善配套政策措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根据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等条件合理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强化规划的严肃性,确保规划落实。加大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力度,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除特殊地理环境等因素外原则上采购新能源汽车,优先采购提供新能源汽车的租赁服务。推动落实新能源汽车免限购、免限行、路权等支持政策,加大柴油货车治理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优势。

2020年4月22日,三部委:2021至2022年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4月22日,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汽车消费,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是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2020年10月9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10月9日的国务院常会议上,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更好的发挥政府在标准法规制定、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行业技术

2020年4月,锂离子电池自加热功能,动力电池自加热技术

超低温与低温都会导致动力电池的活性大大降低,动力电池会表现出工况极不稳定、放电特性变差、容量和寿命衰减进而导致车辆续驶里程及整车动力性能显著下降,充电时间明显延长。我国研制出的一种技术使锂离子电池技术能够自加热,该电池系统可适用于更低的温度,零下30℃时基于自加热的方式在几十秒内能使电池温度上升到0℃以上,从而激活动力电池的正常应用。

2020年6月,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开发出新型钠离子电池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WSU)以及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的研究人员创造出一款钠离子电池,它的容量以及工作表现能与某些商用的锂离子电池化学物质相媲美,有望成为一项用丰富而廉价的材料制成的实用电池技术。

2020年7月,日本发明新技术,锂离子电池量产成本可降90%

日本APB公司的堀江英明发明出一种“全聚合物电池”,这种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用树脂结构代替电池的基本组件——金属内衬电极和液态电解质,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并降低了成本。他说,这种方法大大简化并加快了生产进程,就像“黄油抹面包”一样容易。新型电池单元的正面和背面由聚合物集电器制成,正面和背面分别具有负极性或正极性,并构成电池盒的一部分。10米长的电池片可以“像座垫一样”堆叠在一起,从而增加容量。

2020年8月,丰田固态电池研究结果曝光:续航可达1000km,能量密度是锂电池7倍

据外媒报道,丰田和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研究人员正在联合开发新一代电池技术。其正在研究的新型氟离子电池,单位重量的能量可以达到传统锂离子电池的7倍,可以支持电动汽车一次充电行驶1000公里。理论上,该电池原型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工作原理方面,该电池是利用氟离子来导电,通过将氟离子从一个电极转移到另一个电极来发电。阳极由氟、铜和钴组成,阴极主要由镧组成。

2020年11月,上海硅酸盐所固态电解质陶瓷材料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张涛团队提出基于表面锂供体反应的固态电解质陶瓷材料制备及固态正极内部界面适配策略。利用LLZO粉体近表面层及其表Li2CO3、LiOH等自发反应惰性层作为锂供体,提供反应锂源,与特定金属氧化物反应,在LLZO表面生成空气稳定的活性功能衍生层,从根源上解决了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空气稳定性差的问题。研究人员将其适配正极活性物质,实现锂离子在正极内部的快速均匀扩散,降低极化电压,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

行业动态

2020年3月29日,比亚迪“刀片超车”

“刀片电池”通过结构创新,在成组时可以跳过“模组”,大幅提高了体积利用率,最终达成在同样的空间内装入更多电芯的设计目标。相较传统电池包,“刀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提升了50%以上,也就是说续航里程可提升50%以上,达到了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的同等水平。

这一技术革新使得比亚迪在保证续航里程的同时,又兼顾了安全性。使得比亚迪稳住了其在新能源汽车界的地位。

2020年5月18日,蜂巢能源正式对外推出两款无钴电池新产品

蜂巢能源在5月18日发布全新无钴电池品类:115Ah和L6薄片无钴长电芯,成为当时全球首家成功研发出无钴电池的企业。蜂巢能源市场总监郝雷明表示蜂巢能源“无钴”电池的正极材料为自主研发,其主材为镍锰。“可以完完全全实现去钴,钴含量为0。”她解释称,技术原理可以理解为把钴去掉后,用与钴相近的那一族元素实现替代并起到掺杂作用,并努力将掺杂物的比例降至7%以下甚至更低。

2020年5月7日,LG超过宁德时代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厂商

据韩国SNE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显示,5月7日,今年一季度的电池装机量,LG化学超越了日本松下和中国的宁德时代,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厂商。报告认为,特斯拉Model3、雷诺Zoe以及大众汽车的销售,带动了LG化学电池的装机量强势增长、LG化学的全球市场额从去年一季度的10.7%,上涨到今年一季度的27.1%。

2020年9月17日,国轩高科推出JTM技术对抗刀片电池

9月17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大会”上,国轩高科高级副总裁徐兴无表示,国轩高科正在做一种JTM(从卷芯到模组)技术创新,J是卷芯,M就是模组,JTM就是直接用卷芯放在模组里面,一次完成制作。“该技术与刀片电池等效。” 除了提升能量密度,JTM技术最明显的好处是标准化。众所周知,磷酸铁锂电池有很长的循环寿命,如果能做成模组的标准化,就可以更好的地应用于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徐兴无表示,只有标准化,后面的事情才好办;国轩高科主张标准化,也得到了国家工信部的支持。

2020年9月23日,特斯拉“电池日”开幕

北京时间9月23日,万众瞩目的特斯拉“电池日”终于开幕,其中展示了特斯拉的全新4680电池的有关信息,得益于全新的电池技术和特斯拉把控的生产流程,未来特斯拉车型的整体续航将提高54%,而每kwh的电池成本降低了56%,每kwh所需的投资成本降低69%。

2020年12月1日,LG化学电池事业分拆完成,LG Energy Solution(LG能源解决方案)正式成立

LG能源解决方案今日召开公司成立大会和董事会,原LG化学电池事业本部总裁金钟现出任公司CEO。第一任董事会主席将由LG化学CEO辛学喆担任。LG能源解决方案正在构建全球管理体系,拥有韩国国内外员工约2万2千名(韩国国内约7千名,国外约1万5千名),在韩国梧仓、美国密歇根、中国新疆/滨江、波兰弗罗茨瓦夫设立生产基地,并在韩国大田、美国特洛伊、中国南京、德国法兰克福运营R&D科技研发中心。LG化学此前在一份声明中称,LG新能源的估值将达到13万亿韩元(合人民币757亿元),预计未来四年其估值将攀升至30万亿韩元(合人民币1747亿元)以上,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方案提供商。为此,公司将适时扩大投资,强化事业竞争力,并凭借创新的高性能产品以及智能工厂等领先的工程技术引领市场。

2020年12月2日,蜂巢能源举办了以“蜂启•领未来”为主题的电池日活动

12月2日,蜂巢能源举办了以“蜂启•领未来”为主题的电池日活动,这是国内首个电池日活动。在此次电池日上,蜂巢能源首次对外发布了热失控系统性解决方案——冷蜂,通过材料、电芯、电池包、监控系统四大层级的原创技术彻底解决电池系统的热失控问题蜂巢能源的常州二期工厂已经启动,预计2021年有效产能将达6.91GWh,目标要进入国内TOP3。在海外,蜂巢能源累计投资20亿欧元建设工厂,设计总产能24GWh,日前蜂巢能源官宣确定在德国萨尔州建设模组PACK工厂和电芯模组工厂,前者最早2022年Q2投产,后者计划2023年底投产。无钴电池接受全球预定,量产也进入倒计时,正式宣布接受预定意味着蜂巢能源的无钴电池将进入量产倒计时阶段。届时,其也将成为国际上率先实现无钴电池量产的电池企业。

参考来源:

中国粉体网、科技部、工信部、易车网、中国电池网、OFweek锂电网、北极星储能网、虎嗅网、EV视界、盖世汽车网、界面、齐鲁晚报、电池网、扉旅汽车、钛媒体、电子发烧友、天目湖储能学堂、锂电派、新能源电池圈、汽车信息网、华创证券、钜大锂电、时代周报、车资本、环球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