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据上交所消息,上交所已受理宁波环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环洋股份拟于科创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6,800万股,募集资金20亿元,保荐机构为安信证券。
环洋股份拟公开发行6,800万股,募集资金20亿元,将用于“24万t/a环氧树脂一体化循环经济技术改造暨高盐废水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正在申请中的发明专利5项。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润华投资直接持有公司59.97%的股份,系公司控股股东。方福良、陈萍萍夫妇及其女儿方欣女士通过直接持股和间接控制润华投资、东港投资、宁波仁洋、宁波智洋、宁波信洋、宁波宏康等合伙企业,合计控制公司85.38%股份,系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招股书显示,环洋股份是一家专业从事环氧氯丙烷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环氧氯丙烷。环氧氯丙烷,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的下游领域主要为涂料、电子电气、复合材料及胶粘剂等。环氧氯丙烷亦可用于合成固化剂TGIC、溶剂、稀释剂、氯醇橡胶、聚醚多元醇、阳离子醚化剂、医药中间体、表面活性剂等。除环氧氯丙烷以外,公司其他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系氧化钙、副产品氯化钙对外销售形成的收入。
环洋股份2017年至2020年1-9月营业收入分别为54,074.81万元、80,578.25万元、112,914.26万元和75,628.92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0,418.51万元、14,702.98万元、32,691.68万元和20,450.23万元。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94%、87.94%、96.18%和95.02%,其他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6%、12.06%、3.82%和4.98%,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分别为37,347.75万元、56,600.65万元、58,902.09万元和44,038.94万元,其中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72.38%、78.49%、74.09%和70.43%,占比较大。直接材料主要包括甘油、氯化氢及氢氧化钙等,该等原材料采购价格系影响公司成本的主要因素。
公司前五大客户对公司发展影响重大
据了解,报告期内,公司的客户主要为环氧树脂生产厂商及化工产品贸易商。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当期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4.91%、83.10%、78.39%和74.82%。
环洋股份表示,公司客户相对集中,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公司的产能有限,在满足巴陵石化、宏昌电子、国都化工等直接客户的部分需求后,剩余产能有限,为赢得更广泛客户的认可、扩大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开拓市场,公司常年与行业内主要贸易商保持稳定合作关系,将产品销往各大中型的下游客户;二是下游环氧树脂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在主要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大的情况下,如果公司因产品和服务质量不符合主要客户的要求,导致双方合作关系发生不利变化,比如主要客户市场占有率下降导致其采购量减少、下游行业增长放缓、主要客户因经营状况发生较大风险、不再续约、违约等情况,而公司在短期内无法开拓新客户,将对公司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核心产品占营业收入较高
此外,环洋股份主要从事环氧氯丙烷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报告期内,核心产品环氧氯丙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9.35%、86.75%、94.57%和91.16%,占比较高。
2017-2019年,环洋股份环氧氯丙烷产量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84%、9.96%和14.07%,占有率较高且总体呈上升趋势,环洋股份环氧氯丙烷产量位居行业前列。在价格方面,环氧氯丙烷2020年平均价格下降明显,前9月平均价格为8476.21元/吨,而2019年平均价格为10857.57元/吨,降幅21.93%。
环洋股份表示,虽然公司一直积极布局碳三产业链,投资建设环氧树脂、氢氧化钙生产线,积极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整合,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环氧氯丙烷仍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环氧氯丙烷下游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宁波环洋新材料股份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资源高效型、循环利用型、绿色环保型为发展目标。是从事国家“十二五”重点鼓励发展的甘油法制环氧氯丙烷和后续化学品树脂基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环洋股份此次科创板IPO获受理,这就意味着,若能通过IPO增加资金储备,无疑能为公司后续的业务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