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科技前沿

深圳先进院创建一种串联分子荧光互补方法

来源: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755 2020-12-02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明海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深圳先进院合成所客座研究员张先恩创建了一种串联双分子荧光互补方法,基于光敏色素蛋白IFP2.0,合成荧光增强型近红外分子生物传感系统,使活体内和活细胞中蛋白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信号分别增强1.48和400倍,相关研究成果以A tandem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system with enhanced fluorescence for imaging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in vivo为题,发表在Biomaterials上。

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驱动众多的生物学过程,如基因调控、细胞信号转导、生物大分子合成与转运等。监测活体或细胞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成为解析生物学过程和理解疾病发生发展机理的一种基本手段。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BiFC)广泛用于相关研究,但早期发展的BiFC主要是基于绿色荧光蛋白(GFP),在此波段范围,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许多细胞能产生较强的背景荧光;二是生物组织对荧光信号有比较强的吸收。研究团队随后发展了一系列红色、远红和近红外BiFC,但光量子产率不同程度下降。针对这些问题,该研究以近红外光敏色素蛋白IFP2.0为材料,通过串联构建的方式,发展了荧光互补效率显著提高的近红外串联荧光互补系统(tBiFC)。与已有的近红外荧光互补系统相比,此tBiFC系统在动物活体和活细胞内成像蛋白质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时,荧光信号强度分别增加了1.48和400倍。该新方法有利于活细胞和活体内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论文第一作者为陈明海,论文通讯作者为张先恩。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基于近红外光敏色素蛋白IFP2.0的BiFC和tBiFC系统构建策略图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