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的杜鹤桂教授
用4年多时间写成
回忆录《铸剑扶犁七十年——我的炼铁生涯》
并于今年出版
翻开这本回忆录
让我们共同致敬
这位载誉国际冶金界的前辈学者
泛黄的纸页上
工整如印刷体的书写
这是杜鹤桂的手稿笔记
杜鹤桂,1925年出生于浙江东阳,1949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1953年东北工学院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炼铁专家,载誉国际冶金界。作为冶金部“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组”新技术组成员,先后对承德钢厂、攀枝花钢厂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冶炼过程中出现的难题进行深入研究、攻关突破,于1999年12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杜鹤桂教授常年深入首钢、鞍钢、包钢、酒钢等企业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从教40年来先后培养数千钢铁技术人才,指导硕士、博士近百名,他们多在冶金行业工作,成为各级领导和技术骨干。杜鹤桂教授于2002年离休。
2010年,杜鹤桂从成都飞到攀枝花,在山顶机场俯瞰城市,绿树红花掩映的楼宇沿河谷铺开,俨然一个世外桃源。
谁能想象,这里曾是贫瘠之地?谁又能知道,它以钢铁为魂?在城市诞生之前,有一群人曾为它奉献至诚。杜鹤桂,就是其中的一员。
那是他最后一次去攀枝花。而他第一次到这里,是跟随考察队到这里讨论选址的问题。1964年5月的攀枝花,沉寂了亿万年的荒山野岭,响起了隆隆的开山炮声,攀枝花从此揭开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类壮举。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带着仓促准备的行囊潮水般涌进金沙江畔。在没有城市依托、不通铁路、物资奇缺的艰难条件下建设一座大型钢铁基地,谈何容易!数十万建设者用了5年的时间,硬是在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建起了一座举世瞩目的钢铁企业。
1970年7月1日,攀枝花迎来了第一炉铁水。飞舞的钢花,格外壮观。而在这壮观的景象中,凝结着以东北工学院杜鹤桂教授为代表的一支科研队伍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汗水。
攀钢炼铁厂现场
近年来,杜鹤桂教授很少出门,他用4年多的时间写成了回忆录《铸剑扶犁七十年——我的炼铁生涯》,并于今年1月出版。
“七十多年的炼铁生涯,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感到无比留恋、怀念和欣慰,并引以为自豪和幸福。为了牢记这段美好的生涯,我在耄耋之年,振奋精神,坚持不懈,克服困难,写出回忆录初稿,包括炼铁生涯、国内学术活动纪实和国外学术交流纪实三大篇。”今年已95岁的杜老表示,这本书的出版,让自己完成了多年的夙愿。
“杜鹤桂教授已九旬高龄,不辞辛苦,将自己学习成长、努力钻研,深入实践、奋斗建树,不断进取、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过程一一回忆,公诸于世;可谓不忘初心、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表示。
1946年,杜鹤桂在天津北洋大学冶金系开始了自己与祖国炼铁事业结缘的一生。在北洋大学读书的日子里,杜鹤桂在著名冶金学家、系主任魏寿昆教授统筹教育下,学习冶金基本理论和专业实践知识,进行各项教学实验和测试训练。
1947年暑假,杜鹤桂首次到石景山钢铁厂实习,受到专业实践的启蒙教育;1948年8月,杜鹤桂来到天津炼钢厂生产实习。1949年毕业前夕,杜鹤桂作为队长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东北参观团。
北洋大学东北参观团
“我参观了阜新、抚顺露天煤矿,吉林老牛沟,夹皮沟金、铜矿,沈阳冶炼厂,鞍钢,本钢等处,随后我就开始了炼铁生活新征程。”杜鹤桂回忆起大学时代,深感这次东北之行为自己的职业选择种下了一颗种子。毕业后,杜鹤桂志愿报名参加东北建设,历任东北工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炼铁教研室主任、钢铁冶金系主任。
在杜鹤桂70年的炼铁生涯里,承钢、攀钢堪称他校外的大实验室,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这一世界级难题的突破,是他科研工作的点睛之笔。杜鹤桂这个名字,和新中国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冶炼技术紧紧地融合在一起。
“在当年的诸多三线建设项目中,毛泽东主席最为牵挂的就是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设了。他曾特别强调,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建设要快,但不要潦草。攀枝花搞不起来,我睡不着觉,这给了我们科研工作者极大的动力和激情,激励着我们夙兴夜寐攻克难题,让攀钢早日解决冶炼难题。”
是的,在激情燃烧的伟大岁月里,一万年实在太久。科研工作者必须风雨兼程,只争朝夕。上世纪60—80年代,他每年蹲点攀钢的时间,超过在学校和家里的总和。他在攀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也为攀钢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在这里,他从一名青年教师成长为著名教授,还为攀钢输送了优秀的人才。
攀钢四高炉多环布料成果鉴定会
1963年,东北大学(原东北工学院)炼铁教研室成功主持了在马鞍山钢铁厂小高炉上进行的承德钒钛磁铁矿冶炼工业试验,他当时正是教研室主任。这次试验的结果为冶金部“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提供了借鉴。
1965年1月,冶金部“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在承钢1号高炉正式开始,杜鹤桂是5月到达承德的,主要负责新技术应用。试验8月结束,工作组实验人员到北京参加接见并到天安门合影,“照片里没有我,我还在承德写总结呢。”这是杜鹤桂的一个小小的遗憾。
当年10月,作为7人领导小组的一员和新技术组长,杜鹤桂带着学生转战西昌。承德试验解决了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的技术路线,西昌试验是用西昌太和矿和攀枝花兰家火山矿进行验证,事实证明,承德确定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1965年11月—1966年8月,在西昌410厂28㎡高炉进行的攀枝花矿冶炼试验,大获成功,为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奠定理论基础,攀上了世界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最高峰,为攀钢基地建设和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东北工学院是两次试验的主要参加单位之一,从负责实验室试验,到翻译印刷钒钛矿试验研究译文集(共四册),动员了大批人力,是试验组参加人数最多的单位,为试验竭尽全力,并构建了钒钛磁铁矿冶炼理论体系,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回忆起这段闪亮的日子,杜鹤桂表示,为国家分忧,为国家战略需要解难,是东大人最自豪的事,为国炼铁,一生无悔。
与攀钢苏志忠在西昌
西昌试验进展顺利,生活上却艰苦异常,不少来自北方的科研技术人员因为水土不服,上吐下泻乃至发烧,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杜鹤桂也不例外。最后,他们都习以为常了。那年春节,试验组组长、时任冶金部副部长周传典专门为他们安排了一顿饺子,大家都吃得特别香。
记得回家后,爱人看到瘦削的杜鹤桂,禁不住流泪了。而在他看来,所有的辛劳已得到足够多的回馈。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的成功,为在攀枝花建钢铁厂奠定了基础,更让他坚定了为祖国需要而矢志奋斗的信念。
1970年7月,攀钢1号高炉出铁。但随后,热结、泡沫渣出现了,渣铁不分,炉况不顺。冶金部为此组织了高炉攻关,周传典、杜鹤桂等人参加了攻关,并一举解决了高炉冶炼中出现的渣铁不分等世界性难题。
有了第一次,紧接着就是第二次——达产攻关;然后,是强化提高;然后,是无数次的科研合作。他的很大部分科研项目,都在攀钢的高炉上得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一结合,应用于生产。
在高炉值班室
1978年开始,他每年要去攀钢10多次,一去就是半个月,春来花开似火,每次实验基地回来,他总会抬头看看路边一树树的繁花,仿佛能从中汲取力量。灼灼红花照亮了奋斗的岁月,那是一种精神的慰藉。
当然,科研过程充满了艰辛甚至是危险。让杜鹤桂印象深刻的,是4号高炉上的一次降焦比试验。由于高炉破旧失修,发生爆 炸,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当时,大家都很沮丧。厂方为杜鹤桂买了回沈阳的机票,他坚持不走,要求把炉子修好,校正方法后再次试验。
在他的坚持和部署下,试验再次启动,并大获成功,不到一个星期,焦比降下去了,产量提高了,人心振奋。后来这项成果推广到了全国。
从冶金部“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起步,他与攀钢携手合作,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在科研之路上攀上一个又一个高峰。1999年,攀钢炼铁厂、公司全厂推广高炉强化冶炼工艺,获得巨大成功,开创了大高炉低品位、难炼特殊矿高指标的典范,并于1999年12月获得钒钛磁铁矿高炉强化冶炼新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杜鹤桂教授为国炼铁的丰硕成果还远不止于此。
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通过在本钢调查研究,首次提出了高炉强化“吹透理论”,这有利于高炉提高冶炼强度,这一理论长期以来得到国内外大量生产实践的验证,现已成为高炉下部调节共同遵循的准则。
辽宁省炼铁学术年会
20世纪60年代,杜鹤桂在鞍钢总结出高炉喷吹燃料的经验,研究未燃煤粉在炉内燃烧及热解过程等一系列工作。“七五”期间,他承担了国家重点攻关项目“鞍钢高炉喷吹烟煤工业试验研究”,负责对喷吹烟煤特性及烟煤爆 炸性能等研究,研制新型喷煤枪。
宝钢教育培训中心讲座
20世纪90年代初,他又承担了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包头特殊矿高炉富氧喷煤技术”,提出包钢特殊矿氧煤喷吹燃烧机理,合理炉料结构配加球团矿,研究矿焦混装对块状带透气性影响,并参加现场试验,为包钢高炉特殊矿冶炼的突破性进展作出了贡献。
包钢炼铁厂现场
与此同时,杜鹤桂教授还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酒钢推广高炉无料钟布料,让酒钢的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为炼铁领域的著名教授,杜老几乎跑遍了全国的钢铁厂,参加攻关、学术会议和讲学。“老师来了,快给我们讲一讲新形势新技术。”“老师,来帮我们看看这项技改有没有更好的办法。”那一双双热切的眼睛,让他的心暖暖的。
与炼铁团队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合影
责任的担当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把学识转化为满园桃李,这就是对他的回报。即使两鬓苍苍,杜鹤桂的内心依然是那个不断求索的攀钢“急先锋”。
在科技报国之路上,没有终点,95岁的他正年轻。
素材来源 | 《铸剑扶犁七十年——我的炼铁生涯》
文字 | 王钰慧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