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湿地和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生态功能区。作为自然界最大的甲烷排放源,湿地土壤的甲烷循环受到广泛关注。土壤中甲烷氧化微生物是能够利用甲烷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其在湿地甲烷氧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土壤温度的增加会促进甲烷的氧化,大多数嗜温性的甲烷氧化菌能在25-35℃发挥最大活性,在酸性泥炭地,温度可以直接影响甲烷单加氧酶的活性,也可以间接改变其群落结构从而促进湿地甲烷循环。然而,在寒冷生态系统中活性甲烷氧化菌对增温的响应机制目前并不明确。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课题组采集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和海北站沼泽湿地土壤,利用DNA-SIP稳定性同位素标记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定量PCR技术,探究土壤中甲烷氧化微生物对增温(10℃,15℃,20℃和25℃)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温度显著增加甲烷氧化势,改变活性甲烷氧化菌群落,I型甲烷氧化菌特别是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主导甲烷氧化过程。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增温主要是直接影响甲烷氧化潜势,也可以间接改变土壤性状进而改变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促进甲烷氧化。在底物充足的情况下,指示菌群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甲基孢囊菌属(Methylocystis)、甲基八叠球菌属(Methylosarcina)中的某些类群可能在甲烷氧化菌群落的种间互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指示菌可能是该地区潜在发挥碳汇作用的优秀种质资源。该研究探明活性甲烷氧化微生物对增温的响应机制,为应对全球变化、保护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合理利用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上。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38071720302509
不同温度条件下115个核心甲烷氧化菌的系统发育亲缘关系
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增温对三江平原(左)和海北沼泽湿地(右)甲烷氧化潜势的影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