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科技前沿

金属所P型FCC-Zr形成机理取得新进展

来源:金属研究所 939 2020-10-11

固态相变作为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基础领域对于材料的设计和性能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位于B族的钛、锆、铪等金属的平衡相图上存在两种平衡相,即室温下的密排六方结构(α相)和高温下的体心立方结构(β相)。除了以上两种平衡相,近年来,面心立方结构(简称FCC相)也被陆续报道。目前,报道的FCC相与α相基体存在两种晶体学位向关系:,;,,分别称为B型和P型FCC相。对于B型FCC相,研究人员一致认为肖克莱不全位错在{0001}基面上的滑移导致了α→FCC相变。但是对于P型FCC相的形成机理,目前存在很大争议,还没有一个模型广泛地被大家所认可。

近期,金属所师昌绪先进材料创新中心轻质高强材料研究部李阁平研究组在前期研究结果(Materials Letters 267 (2020) 127551, Scripta Materialia 185 (2020) 170-174)的基础上,对P型FCC-Zr形成机理取得了新的认知。前期工作表明,α→FCC相变,不仅可以通过应力诱导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热诱导的方式形成。李阁平研究组针对完全再结晶锆基体中的P型FCC-Zr做了深入观察和探讨,发现当沿着晶带轴观察FCC-Zr时,FCC-Zr与基体的长轴界面呈现半共格关系,会在FCC-Zr一侧引入周期性的失配位错(周期为56层{0002})。再有,通过FCC-Zr与基体的晶格参数比较发现,α→FCC相变的体积膨胀为19.8%,这主要是来源于相变过程沿着晶格膨胀(约22.0%)。因此,李阁平研究组针对界面失配位错和晶格膨胀提出了α→FCC-Zr相变的新机制:相变时,FCC-Zr片层的长轴方向通过失配位错与基体形成半共格界面,短轴方向通过晶格膨胀(热处理时的自发过程),基体中原子堆垛逐渐向FCC结构的堆垛过渡,最后通过原子的局部协调形成了P型FCC-Zr。

以上提出的模型还可以推广到钛、锆和铪等金属及其合金中,对于P型FCC相打开了全新的认知。

上述工作近期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原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853-020-05384-x

图1 P型FCC-Zr形成机理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