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新材料 - 科技前沿

清华在超长寿命钠离子电池材料方向取得新进展

来源:清华大学 1586 2020-04-09

2020年3月29日获悉,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唐子龙教授课题组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转换型一氧化锰纳米棒作为钠离子电池的结构稳定框架”(Conversion-Type MnO Nanorods as a Surprisingly Stable Anode Framework for Sodium-Ion Batterie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打破了转换型电极材料不能作为储能电池的结构稳定框架的传统认知。

在能源存储材料中,纳米材料虽可提供较高的比容量及较快的反应动力学,但容易发生形貌变化导致容量大幅衰减。因此,将纳米材料和结构稳定框架进行复合可有效发挥纳米材料的优势。但是当前可选的结构稳定框架非常有限,即碳材料、导电聚合物和钛基材料几种非活性或嵌入型的电极材料。而转换型和合金型电极材料通常被认为是高容量电极的代表,自身结构的电化学稳定极差,因此从未被考虑作为结构稳定框架使用。

针对这一问题,唐子龙课题组将转换型一氧化锰纳米棒作为结构稳定框架,负载高容量钼基材料后的复合材料在70C的高倍率钠离子电池中获得了超过40000次的稳定循环(图1a~c)。然而该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虽容量较高,却只有不到500次的循环寿命(图1d~e)。这说明转换型电极材料的容量易衰减和结构不稳定并非其本征属性。当改变材料服役环境,限制其存储容量发挥后(比如该研究中的一氧化锰从作为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转变为低容量钠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转换型电极材料同样可以作为优异的结构稳定框架。这一设计策略有望对其他合金型或转换型电极材料具有普适性,也为利用结构稳定框架与高容量纳米材料之间的界面/键合特性进而合成高性能功能材料提供新的思路。

微信图片_20200403170531.png

图1 一氧化锰纳米棒-钼基复合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a~c)和锂离子电池中(d~e)的电化学性能比较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唐子龙教授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王诗童博士,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fm.202001026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