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比的增加均会导致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不同程度上增加。而过去几年我国第二产业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土壤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使得整个自然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创伤。目前,产业结构升级成为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根本内容,这样能更好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致发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随着经济增长,我国第二产业所占GDP比重逐年下降, 2019年我国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降到新低,为39.0%。随着我国第二产业占比的减少以及土壤修复力度加大,我国土壤修复问题将得到较大的改善。
耕地土壤污染问题突出,修复市场空间巨大
根据原国土部和环保部的联合调查,2014年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和10.4%。明显我国耕地土壤污染问题比其他地块更为严重。
我国十分重视土壤污染防治问题,自2014年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等规范性文件。2019年11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依据耕地现状分布,根据耕地质量、粮食作物种植情况、土壤污染状况,在严守耕地红线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将达到质量要求的耕地依法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已经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中存在划定不实、违法占用、严重污染等问题的要全面梳理整改,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
根据土壤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主要无机污染物包括镉、汞、砷、铜、铅、铬、锌、镍等重金属,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
国家加大土壤污染治理投资,19年投放50亿元专项资金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9》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持续加大。2017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9538.95亿元,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达6085.75亿元,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总额达681.53亿元。2012-2017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的复合增长率为2.94%,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的复合增长率为3.75%,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额的复合增长率为6.37%,前瞻推算,2018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将超过9800亿元,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将超过6300亿元,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额将超过700亿元;2019年,预计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将突破1万亿元,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将突破6500亿元,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额约771亿元。
从我国环保预算来看,2016年中央财政新增了土壤污染防治专项预算项目,2015年前该项目称作“重金属污染防治”。2016年该项目预算数为90.89亿元,较2015年增长了145.6%,如加上以前年度结转资金6亿元,预算数为96.89亿元,接近翻三倍。2017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数为112亿元,比2016年执行数90.89亿元增加21.11亿元,增长了23.2%。2017年该专项资金执行率达100%。2019年预算金额经历2018年下降后实现扭转,同比增长42.9%至50亿元,且土壤修复资金占污染防治资金(大气、水、土壤)的比重也由2018年的7.95%增长至2019年的8.33%。中央专项资金为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以及土壤环境监管能力提升等多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16年以来,中央政策已累计下达280亿元。生态环境部表示下一步将鼓励民间资本和企业投入土壤修复。
国家对土壤修复的支持力度会逐渐加大,但对于土壤修复的细分领域以及修复的相关标准还未做出明确规定,因此企业一方面需关注政策的变化,注意到土壤修复细分领域的相关政策,以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更早的在该行业盈利;另一方面,企业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在行业获得认可,从而争取更多的项目。
对于企业自身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企业需加大融资力度,开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并注重企业内部融资,从而解决企业在承建项目中的资金问题。
上一篇: 首创环境2019年度纯利升65.68%至3.03亿元
下一篇: 我国水处理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