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绿色能源 - 行业动态

多国区域供热走向“去碳化”

来源:中国能源报 1244 2019-10-09

近日,由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国际能源署(IEA)主办的“清洁供热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暨第73届IEA-DHC执行委员会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比利时、加拿大、丹麦等数十个国家的供热领域专家,就清洁供热趋势、区域能源政策、主流供热技术等话题展开探讨。


记者从现场获悉,作为一种灵活的解决方案,区域供热特别适合在城市应用,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但在城市供热走向绿色、高效的过程中,区域供热也经历着由单一热源走向多种热源、以化石能源为主到可再生能源、余热等清洁能源的转变,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有哪些供热方式可成为主流?结合实际,各国如何做好因地制宜开发?与会专家对此给出观点。


各国基础不一,纷纷看好区域供热的前景


据IEA统计,2010年以来,供热领域的能耗基本保持稳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终端消费领域。为此,IEA专门成立了区域供热供冷与热电联产技术合作项目(IEA-DHC),通过利用、整合不同热源,以较低的环境、资源成本,更好地解决供热问题。


记者了解到,区域供热相当于一个“力量集合”,主要利用集中产生的热量,通过管网送至终端用户,由此替代分散的单体供热。该方式不仅能满足热量需求较高的城市等区域供应,还具备灵活性,用户不再局限于某种特定热源,可自行选择合适、低廉的燃料。不过,由于起步时间、建设基础、发展进度等不同,区域供热在各国的现状也有差异。


据中国城镇供热协会理事长、北京市热力集团董事长刘水洋介绍,中国现拥有世界最大的供暖系统,集中供热管网长度超过20万公里,集中供热面积近百亿平方米。IEA也指出,过去10年,中国集中供暖管网覆盖的总建筑面积增加2倍,基本接近2005年以来,北方采暖地区建筑面积的增长总量,其规模仍在增长。


相比之下,不少国家的区域供热更显“小而美”,开发空间与潜力巨大。比利时VITO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Dirk van Houdt表示,比利时面积相对较小,人口数量仅1100多万,供热需求却十分旺盛。目前,当地区域供热比例非常低,集中管网总长只有78公里,“但从另一角度说,这也给未来开发提供了很多机会。通过打造密集的输气管网,99%的城市将接入其中”。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区域能源专家Raymond Boulter称,加拿大地广人稀,尤其是东西跨度达3000多公里,加之气候寒冷,区域能源的发展非常重要。“在运的217套系统以小规模为主,其中不少还是2001年投入的老系统。随着当地供热已由蒸汽方式转向热水型,与之相匹配的区域能源系统亟待跟上。区域能源的经济竞争力,还大大降低建筑供热的成本需求,未来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在英国,区域供热渗透率仅占现有住宅的1%-2%,且大多数热力管网规模较小。但我们相信,其在英国有着很大的发展潜”英国建筑研究所技术主管表示,“英国计划到2050年,区域供热可满足约17%的家庭、24%的商业和公用建筑的供热需求。”

追求清洁化,


“去碳”成为区域供热新要求


记者还了解到,区域供热与地理位置、建筑类型、能源禀赋等因素相关,由于实际情况不同,各地选取的具体方式也有差异。但在因地制宜的同时,“清洁化”成为一致目标。


“IEA-DHC项目聚集了中国、加拿大、德国等十余签约国,希望解决各国面临的不同能源问题。其中,降低环境成本、实现清洁利用成为共性挑战,工业余热、可再生能源等利用正在得到重视。”IEA-DHC主席Robin Wiltshire称。


多国专家进一步表示,碳减排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全球能源消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去年增加了2%,创下近七年最高水平,与《巴黎协定》要求的减排目标存在距离。因此,在供热领域,同样需要加大清洁能源投资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通过多种能源供应方式及新技术、新工艺,实现“去碳化”。


“此前,我们已经花了30年时间,减少了40%的二氧化碳排放,未来10年要继续减排30%。由此才能实现到2030年比1990年减少70%温室气体的目标。”丹麦西哥本哈根供热公司总经理Lars Gullev直言,“部署区域供热系统、提高楼宇能效,正是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奥地利能源系统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工程师Ralf-Roman Schmidt告诉记者,在奥地利,一个以“去碳化”为核心的能源规划正在推进。在传统热力系统中,化石能源的比重高、效率低。直至去年,奥地利最后一座热电厂被关闭,清洁供热加速发展。“一方面,部分地区在大力发展风能,结合热泵技术实现供暖;另一方面,生物质、地热、余热等其他方式也在推广。我们还在研究储能技术,以进一步减少用热成本。”


英国建筑研究所技术主管也称,清洁化的区域供热,是英国政府减少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能源等相关部门也作出承诺。“为更好地实现减碳,我们决定给区域供热用户提供百分之百的可再生能源,2025年有望实现。”


来自德国的技术代表Carsten坦言,提倡低碳的供热方式,同时还出于经济性考量。“德国区域供热比重较高,使用化石能源、再购买碳配额的方式,其实并不划算。若不扭转这一趋势,到2030年,德国购买碳配额的成本或高达300亿欧元。我们正在开展大型热泵、余热回收等研究,来推动供热领域的碳减排。”(本报记者 朱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