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关键环节,投入运营了一批重点项目。这些项目建设得如何?对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潜力?本报将陆续推出“重点项目的新动能”系列报道。
“一期项目每天的产能达到1700万颗集成电路,还在继续扩产”
6月18日,夏雨微凉,记者来到位于合肥经开区卫星路的合肥通富微电子有限公司,占地将近两百亩的省重点项目合肥通富微电子项目就坐落于此,这也是中国集成电路封测企业前三强通富微电在合肥建设的先进封装测试产业化基地。
记者在更衣室穿上黄色条纹工作服,换上防静电洁净鞋,戴上帽子、口罩和手套,浑身上下包裹得严严实实,跟着封装大部的工程师胡杨龙走进了洁净无尘的厂房。放眼望去,产品线上的一排排自动化生产设备正有条不紊地运作着,穿着防尘服的技术人员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上检查或操作各类机械设备,熟练地进行装片、键合、塑封等一道道工序。
“你看,这台机器是用来切割整片晶圆的,只要设定好切割参数,机器将晶圆上集成芯片通过高速运转的精密刀具切割成单独的具有完整功能的芯片。”胡杨龙指着一台正在工作的全自动晶片切割机告诉记者,每张12英寸晶圆上包含几千到几万颗芯片不等,晶片切割之后,接下来的工艺流程就是装片、焊线/焊球和塑封。装片是把独立的芯片从划片膜上抓取并安放到引线框架或者基板上,芯片再与框架或基板通过导电胶或锡球连接。塑封后,就是一颗颗完整的集成电路,然后通过表面处理,激光打标,最后再经过成品测试筛选,就可以包装出货了。“说说简单但这里面包含了很多道工艺工序。这里大约有一千多台机器,每天都在满负荷生产。”他介绍。
2015年10月17日,厂房封顶。2016年5月30日,搬入第一台设备。2016年8月12日,首个产品通过可靠性认证。2016年8月23日,首批产品交付,2016年9月,正式投入量产。每一个项目建设时间节点都在刷新着建设速度。“你刚刚看到的是一期项目,总投资33亿元人民币,专注于引线封装,建设有高标准厂房、智能化生产流水线,占地面积约198亩,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生产厂房面积5.9万平方米。从开业以来,这里几乎每个月的产能利用率都达到了产能极限,订单供不应求。”合肥通富微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国强告诉记者,一期项目每天的产能达到1700万颗集成电路,还在继续扩产。除了去年第四季度受到中美经贸摩擦些许间接影响,今年以来产能一直呈现攀升态势,目前还在继续扩产。
“双方共同把准发展机遇,合作一拍即合,项目水到渠成”
“交付完美产品是我的责任。”在合肥通富微电子有限公司展厅,这句铿锵有力的企业誓词让人眼前一亮。
“合肥通富微电子专业从事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涵盖框架类(超高密度,SHDLF),基板类,内存芯片(Memory)、晶圆凸块类等不同工艺技术的封测。”袁国强对记者娓娓道来,总公司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国第二、世界第六大封装测试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同时也是中国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通富微电前身是与日本富士通合资的公司,1997年成立于江苏南通,2007年8月在深交所上市,2017年合资期满,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接替日本富士通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企业更名为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通富微电子项目是通富微电第一个跨省建立的先进封装测试产业基地。2016年通富微电集团更是通过兼并美国AMD设在亚洲的两个工厂做大做强,成为国际一流的封测企业集团。如今集团员工超过13000多人,服务全球300多家专业客户,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
当初为何选择最先在合肥投资建设重大项目?袁国强告诉记者:“集成电路产业的显著特征可以概括为‘两性三高’,即基础性、市场竞争性,以及高技术、高门槛和高人才。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能力强,但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从空间上来看,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起初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和珠三角,2000年后开始逐步往内地发展。当时合肥正积极抢抓集成电路产业战略机遇,努力将集成电路打造成为继新型显示产业后,又一个提升合肥竞争力的核心产业。为了做成晶合、长鑫的集成电路这两个大项目,政府拿出大笔财政资金,连建地铁的计划都可以延后,决心可见一斑。这在我们看来,合肥无疑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冉冉升起的新星,双方共同把好把准了这一机遇。”
通富微电在合肥“创芯”,不是想当然。合肥是全国最大家电制造基地,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汽车和装备制造基地,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据预测,仅合肥家电、面板显示、汽车电子和绿色能源等产业,每年对各类集成电路的市场需求就达数十亿颗,总额超过300亿元。通富微电看到了合肥这个“后起之秀”蕴藏的巨大市场发展潜力。“当时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利好政策频出,业内开会交流时,合肥市政府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信心和决心让我们印象深刻,双方合作一拍即合,项目水到渠成。审批手续办得非常快,从项目落地到建成投产,仅用了短短一年半时间。”袁国强侃侃而谈。
“不想被‘卡脖子’,就只能自主创新、自主研发”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有数据表明,每1-2元集成电路产值,能带动10元左右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进而带动100元左右的GDP增长。然而,集成电路严重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短板。据统计,2013年以来,中国每年需要进口超过2000亿美元的芯片,而且连续多年位居单品进口第一位。
在合肥通富微电子办公大楼,一进门就能看到墙壁上“以人为本、产业报国、传承文明、追求高远”十六个蓝色大字,字体飘逸却坚定有力。
“在通富微电,产业报国不是口号,而是信仰和行动。”袁国强说,每每看到通富微电创始人、董事长石明达年逾七旬,却坚持每天与所有员工一起耕耘奋斗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第一线,通富微电的每一名员工都不敢懈怠。由于核心技术不强和专利技术等方面的壁垒,这些年我国集成电路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依然改观不大,与世界先进集成电路企业的差距仍十分明显。为了突破技术壁垒,不想被“卡脖子”,就只能自主创新、自主研发。
据介绍,合肥通富微电子项目二期规划生产厂房面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27亿元人民币。项目两期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集成电路115亿块及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晶圆凸块120万片的生产能力,可实现年销售33亿元人民币,年产值67亿元人民币。
“创新有两种途径,一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通富微电2016年兼并了美国AMD公司设在亚洲的两个生产先进CPU的工厂,通过兼并,我们与国际一流的跨国公司成为了合作伙伴。二是自主创新,目前在合肥的产业基地主要有三大类产品线。”袁国强说,第一类就是引线封装技术,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超高密度封装工艺,吸引了众多国际客户的青睐;第二类是已经自主研发成功的晶圆级金凸块封测技术,主要用于封测“驱动+显示电路”,这类集成电路将驱动和显示功能合二为一,可以极大提高智能手机操作的响应时间,这也将为国际一流智能手机厂商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导入量产;第三类是正在研发的内存电路封测技术,这也是一个国家战略,将能帮助我们国家打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改变我国内存管理集成电路严重依赖进口的现状。
“未来通富微电将继续保持业内领先的领导地位,研发更多先进的封装测试技术,实现跨越梦。”谈及远景目标,袁国强信心满满。
·记者手记·■ 郑莉
唯创新者胜
小到我们日常用的电脑、手机,大到火箭、飞船等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芯片。芯片作为集成电路的载体,经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后,是一个可以立即使用的独立的整体。因此,芯片技术和芯片产业发展水平,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和信息安全。
尽管我国集成电路市场已成为全球增长引擎,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与自身的市场需求并不匹配。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国内集成电路产能在全球的占比不足一成,而市场需求却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多重原因导致了我国芯片产业“大而不强”,许多芯片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
如何冲破壁垒实现跨越梦?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胜。数年前,集成电路产业在合肥几乎是一片空白,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城市之一,其法宝就是创新。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目前已形成涵盖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材料等全产业链,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7个、省级创新平台32个,发明专利授权及申请470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8家,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43个。为了增强创新研发能力,去年以来,合肥推进建成集成电路设计验证分析公共服务平台(ICC);推动北航微电子学院建设,与ARM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与中科院微电子所、中科大合作共建合肥微电子研究院,并加快筹建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平台)。去年9月,合肥市被正式授牌成为“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