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绿色化工 - 行业动态

行业大洗牌,化工厂的现状和未来生存之道

来源:微LINK化工 1814 2019-05-20

近两年来化工行业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江苏响水化工园爆炸事件更是掀起“大地震”。化工行业雪上加霜!


面对环保和安全大检查,化工企业该怎么办呢?真的很想知道中国的化工企业路在何方,生存空间在何方。


后工业时代工业经济基础变量发生质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理念因素“拦腰斩断”传统发展路径,化工产业自身发展面临划时代调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什么样的化工厂能活下来?



一场席卷而来的整治飓风


“3·21”响水爆炸事故发生一个多月后,江苏省开始全面整顿化工产业。最近,江苏省委办公厅正式下发《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案》,提出“依法依规推进整治提升”、“压减沿江地区化工生产企业数量”、“压减环境敏感区域化工生产企业数量”等严厉举措。

根据该方案,到2020年,江苏将把目前存量为6000多家的化工企业减少到不超过2000家,2022年进一步减少到1000家;同时,化工园区从50个缩减到20个。


作为化工大省,江苏省化工总产值占比全国第二,如此大的整治力度,对整个化工产业来说,可谓一场飓风。


而早在此前,化工行业的全国性整顿就已经开始了。屡试不爽的“入园”策略也褪去了“保护伞”魔力,天津3年取缔116个工业园区、广东整改百家化工园区……


目前,全国676个化工园区中,产值规模500亿元左右的约占7%,小于100亿元的约占60%。而截至2018年底,初步确定全国需要搬迁改造的企业共有1176家,其中异地搬迁479家,就地改造360家,关闭退出337家。其中,中小型企业和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大型企业共有1089家。



化工深陷困局


化工行业陷入如此尴尬之境,正在于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内有供给侧改革、环保风暴愈演愈烈,化工产业成主战场。


自2016年兴起的供给侧改革叠加环保风暴双双在2017年到达顶峰,2018年又进入供给侧改革深化及环保常态化,先是环保督查杀了个回马枪,而后更多长效机制建成发力,如湖北、江苏等长江经济带11省市相继出台禁化、限化措施破解“化工围江”,环保不合格的化工企业纷纷开始整顿,有的甚至暂停生产甚至关闭。


到了今年,新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又将启动。在环保这条“不可逾越的底线”下,化工企业不得不面临“适者生存”的残酷大考。

与此同时,外有贸易摩擦层层施压,化工产业成重灾区。


中美贸易摩擦伊始执行的两批加征关税商品清单中,500亿美元美方清单、中方清单分别涉及180、90余种化工品,160亿美元美方清单包含22亿美元化工品,中方清单扩大至108种化工品,甚至不惜以尚未走出“气荒”阴影的天然气为矛“打击特朗普能源霸主计划”。


在中美贸易摩擦你来我往中,苯乙烯聚合物、聚异丁烯等化工品被“双杀”,出口要被美国加征关税,进口也被加征关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中国石化产业不仅原料进口成本大增,且低利润商品出口路径收窄,经营困顿不言自明。


而在美国最开始公布的2000亿征税清单中,涵盖1363种化学和塑料产品。如今中美贸易磋商又生波折,如果两国无法达成某种解决方案,接下来化工企业可能面临更多贸易壁垒和关税。


综上,发轫于环保风暴下的供给侧挤出,叠加始于外部压力的贸易成本骤升,“内挤外压”把化工顶在了杠头上。



为何是化工行业?


化工在传统工业经济体系下的地位非常重要。


“没有化工就没有工业”,伴随炼铁、炼焦工业的兴起,合成染料、合成香料等相继问世,橡胶轮胎等也投入生产,才有了蒸汽机的第一声轰鸣。


发展至今,衣食住行各个维度其根本都是依赖化工提供的原材料和辅助品,正是化工的发展,人类社会才有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生活的丰富。


换言之,化工既是工业经济的核心,也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曾经“得化工者得天下”,美英德法等老牌工业强国哪个不是乘着化工发展东风,强势推进工业化进程?


正因化工的重要性,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同样曾经押注化工,无论是上世纪50年代“优先发展重工业”,甚至不计客观条件地盲目“跨越”,还是以上世纪90年代初房地产投资热、21世纪初大兴基建等为推动力,拉动煤炭、钢铁等重化工扩张产能,工业增长四度转向以重化工为主导,客观上成为工业经济发动机。


2000-2016年我国化工产能全球占比从不足9%一路升逾36%,与之对应,中国制造业产出在2005年、2008年、2010年分别超越德国、日本、美国,2000-2016年占全球比重从8.5%提高到30.9%。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欧洲公司董事执行会主席薄睦乐预测,到2030年,中国占全球化工生产总值将增至近50%。


然而,“历史总是踏着尖刀前进,发展必然产生代价”,化工也概莫能外。


就一定意义而言,环保压力与贸易摩擦两面一体,是对中国化工爆炸式发展所导致后果的应激反应。


一方面,作为粗放式发展、承接全球化工产业链底部低附加值产能的代价,不仅国内产品竞争力不足、同质化严重、结构性过剩现象突出,也转移了相应污染,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化工行业排放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数量分别占全国工业“三废”排放总量的16%、7%和5%,位居第1、4、5位。


低端产能过剩及污染的负面效应溢出,倒逼顶层设计通过供给侧改革、环保督查等收敛,引导行业壮士断腕般“结构闯关”。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化工产业每一步发展都以触动原有市场玩家的利益为代价,“取而代之”的过程不可能和风细雨,反而是通过“一将功成万骨枯”式的血腥竞争才能最终实现底层逆袭。


何况如今我国在化工各个子行业都呈现出全面赶超的态势,如在MDI的万华化学、丙烯酸的卫星石化、醋酸乙烯的皖维高新、玻纤行业的中国巨石等优秀化工企业在产能与技术皆居国际领先地位,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老派化工强国稍有不慎便地位不保。


眼见着中国承接了化工基础产能后还沿着产业链向上延伸,也难怪历来视化工为制造业“王牌”的美国对中国化工连连施压。



时代调整


伴随着内外对我国化工产业发展迟到的“清算”,环保成本、生产成本、关税成本等层层加码让低利润大宗化工品生产在我国难以为继,必然寻求成本洼地再掀起一轮产能转移。


但问题是,东南亚、南美等国工业基础落后,雨林与湿地密布的脆弱生态何以承受与粗放化工发展伴生的污染?


眼见着后发国家凭借廉价劳动力承接低端化工产能——进而实现产业升级——转移低端产能的模式被颠覆,化工行业难道真的到了被时代抛弃的时候?


事实上,后工业时代工业经济基础变量发生质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理念因素拦腰斩断经典发展路径,化工自身发展面临划时代调整。


一、新技术为传统化工到模糊化工夯实基础。


技术的发展打破各行各业的清晰边界,加速行业跨界融合。生物化工就始于抗生素的深层发酵技术,又因生物催化与转比技术、分离技术等逐步完善体系,而基因工程等技术崛起又为生物与化工联动发展开辟新领域。


其中德国生物质炼制技术无人出其右,如巴斯夫利用生物质生产琥珀酸、南方化学转化“液体甜菜”为原料,研究水准独领风骚。


二、新工艺实现大化工向精细化工进阶。


化工发端于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大规模炼化合成工业,即大化工,伴随备制工艺的更新迭代令产品纵深加工成为可能,进而促成以大化工产品为原料、分子结构复杂、商品性强、产品附加值高的精密化工体系形成。


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受益于先发优势,至今仍代表了当今世界精细化工的最高发展水平,相较于我国精细化工率48%,已达到70%左右。


三、新材料促进从能源化工到新材料化工的发展衍生。


新材料的涌现突破化工行业围绕传统煤气油及其衍生的能源型桎梏,拓宽其延伸空间,形成优异性能或特殊功能的先进化工材料。


典型如锂电领域,以硅碳复合负极材料、钛酸锂、石墨烯等新材料应用为代表形成不一而同的发展路径,俨然“面朝新蓝海,各路‘锂’花开”。


四、新理念引领化工从线性(一次性)到环状(循环)转向。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后工业时代可持续发展理念渐入人心,在此理念下产业发展观从传统“只看当下、不问将来”向绿色、可循环版本升级。


我国在《园区循环化改造行动》中便对于化工业循环化做出设计,充分利用化工产业链上中下游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废料再处理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构建产业关联、资源共享的生态循环体系的循环化工园区在河北、吉林等地铺开即见实效。


一边是供给侧改革与国家竞争盯着化工不放,其重要性前所未有被强调;另一边是行业自身出现颠覆性的发展趋势转向,打开竞争新赛道。化工无疑进入行业洗牌、全球格局调整的敏感期。


随着化工走入“多事之秋”,反映在价格上必然是暴跌暴涨、宽幅震荡,反映在格局上便是老牌工业化国寡头垄断的旧秩序被打破、新领头羊取而代之。


随着化工突破传统行业范畴,与新技术、新理念、新工艺、新材料强相关,未来化工行业颠覆力更来自外部,泛行业的产业、技术综合性优势将形成化工行业发展的底气。

标签: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