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生物质颗粒 - 行业动态

2021年中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1419 2021-08-31

颗粒在线讯:垃圾发电是指通过特殊的焚烧锅炉燃烧城市固体垃圾,再通过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的一种发电形式。垃圾发电把各种垃圾收集后,进行分类处理。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垃圾焚烧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垃圾焚烧发电处理在我国呈现出迅猛增长的势头。

装机容量

数据显示,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容量由2016年549万千瓦增至2020年1533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27%。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容量可达1729万千瓦。

2016-2021年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装机量预测趋势图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新增装机容量

数据显示,我国垃圾焚烧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由2016年81万千瓦增至2020年311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98%。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垃圾焚烧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可达390万千瓦。

2016-2021年中国垃圾焚烧新增发电装机量预测趋势图

发电量

数据显示,2020年生物质发电量13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4%。2021年上半年,生物质发电7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26.6%。

2016-2021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量变化趋势图

竞争格局

从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光大环境占比最大,达11%;其次为绿色动力、康恒环境及中国环境保护集团,市场占比均达6%;深圳能源、锦江环境、上海环境、粤丰环保、重庆三峰、北京控股、首创环境市场占比较小。

中国垃圾焚烧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行业发展前景

1.产业政策持续利好,市场秩序逐步规范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具有高度的社会敏感性,政策支持与引导规范是行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各级政府在产业规划、财税制度、电力销售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监管力度,行业监管制度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级政府部门先后制定或修订了一批环境保护和垃圾焚烧发电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准入与监管,进一步规范行业内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为我国垃圾焚烧处理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2.垃圾清运量不断提高,焚烧处理需求稳步增长

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预计到2020年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4.2亿人左右,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从而促使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将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快速增长与垃圾处理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凸显,大量垃圾未能得到合理处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相较于卫生填埋、堆肥等无害化处理方式,垃圾焚烧处理具有处理效率高、无害化彻底、减容效果好、资源可回收利用、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等优势,是垃圾处理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市场需求将随着垃圾清运量的不断提高而稳步增长。

3.焚烧处理占比较低,行业增长空间较大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仍以填埋方式为主。垃圾填埋分解过程中会逐步释放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并容易发生垃圾渗滤液渗漏,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垃圾填埋分解缓慢,将长期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将长期存在,城市化进程中垃圾处理需求快速增长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将日益凸显,通过焚烧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彻底化”处理已成为社会共识。

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到2020年底,具备条件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设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50%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60%以上。截至2018年,我国城市(含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填埋处理占比为58.03%、焚烧处理占比仅为39.01%,我国垃圾焚烧处理行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4.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我国垃圾焚烧处理行业起步较晚,大部分技术主要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或吸收消化国外技术而形成。由于我国垃圾分类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实施,使得垃圾成分复杂、含水量较高,原装国外技术无法完全满足国内垃圾焚烧及环保要求。近年来,随着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满足中国及发展中国家城市生活垃圾特点和环保要求的焚烧处理设备,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为我国垃圾焚烧处理行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