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绿色化工 - 科技前沿

科学家报道“动而不聚”的原子级分散催化剂

来源:颗粒在线 1414 2022-11-02

  颗粒在线讯:10月2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课题组、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Yong Wang课题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Bruce C. Gates课题组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刘景月课题组合作,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题为Functional CeOxnanoglues for robust atomically dispersed catalys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一种“纳米岛”限域的原子级分散催化剂,突破了传统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矛盾。 

  在多相催化中,原子级分散的金属催化剂具有独特的几何和电子特性、最高的原子利用效率和均匀的活性位点而备受关注。然而,高度分散的金属原子或因高表面能而移动团聚,致使稳定性差;或与载体作用过强而固定不动,导致活性位点钝化。因此,如何获取“动而不聚”的金属活性位点,从而打破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对立矛盾,是催化领域悬而未解的难题之一。

  鉴于此,科研人员设计出一种“纳米岛”型催化剂,即活性金属原子被隔离在“岛”上,可在各自的“岛”内移动但跨“岛”迁移受阻,进而实现原子的动态限域稳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需要选取恰当的材料分别用作“纳米岛”和载体。金属原子与“纳米岛”的作用力需远强于它与载体的作用力,否则易离开各自的“纳米岛”。研究人员在设计的模型催化剂中选取和金属作用强的氧化物作为“岛”(如氧化铈),作用弱的氧化物作为支撑“岛”的载体(如氧化硅)。为了高效地分隔金属原子,“岛”需要有足够高的密度和足够小的尺寸。传统的制备方法(如固液混合浸渍法等)易造成“岛”的尺寸过大且不均匀。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液相静电吸附的合成方法(图1),即将高密度的铈原子附着在氧化硅表面,使其自下而上受控团聚为仅2纳米的孤立“岛”(图2)。进一步,难点在于将金属原子准确地放置在“纳米岛”上。研究人员再次借助液相静电吸附法,并巧妙地利用零电点原理,使氧化铈岛和氧化硅载体表面分别带上相反电荷。由于异性电荷相互吸引的作用,负电性的铂前驱体只会被选择性地吸附在带正电的氧化铈“纳米岛”上,而不会在带负电的氧化硅载体上,从而实现了铂原子的择位生长。由于小尺寸“纳米岛”的吸附面积有限,通过控制铂前驱体浓度,便可实现平均每个“岛”上不超过一个铂原子的目标(图3)。稳定性研究表明,氧化铈“纳米岛”上的铂原子可以抵抗高达600摄氏度的空气煅烧。特别地,铂原子在高温下的氢气氛围中只会限定在“岛”内移动,不会跨“岛”团聚,实现了活性位点的“动而不聚”。经此活化后的催化剂,在催化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的活性提升两个数量级并兼具高稳定性(图4)。

  这一工作为突破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矛盾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未来,通过选择特定材料的载体、“纳米岛”和活性金属原子,有望将该“纳米岛”类型催化剂应用于不同的催化反应。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氧化铈“纳米岛”稳定铂原子催化剂的合成过程示意图

图1.氧化铈“纳米岛”稳定铂原子催化剂的合成过程示意图

负载在氧化硅上的氧化铈“纳米岛”的结构表征

图2.负载在氧化硅上的氧化铈“纳米岛”的结构表征

负载铂原子的“纳米岛”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图3.负载铂原子的“纳米岛”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负载铂原子的“纳米岛”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测试

图4.负载铂原子的“纳米岛”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测试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