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绿色能源 - 行业动态

成本下降推动制氢经济性显现 绿氢项目有望迎来开工潮

来源:证券日报 1292 2024-01-23

    颗粒在线讯:绿氢产业发展正迎来多重利好。

    1月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大力发展氢能、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提升落后产能能耗、环保等要求,加快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据了解,近年来各地积极规划可再生能源制氢。国金证券研报显示,据各地政府发布的相应氢能政策规划,绿氢产能合计规划量在2025年、2030年、2035年将分别达到100万吨、100万吨、250万吨。而当前已落地绿氢项目产能仅为5万吨。这意味着,绿氢发展将大幅提速。

    “成本是制约绿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23年以来,光伏行业持续降本提效,度电成本不断下降,这给绿氢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2024年规划的绿氢项目将加快落地。

    推动制氢成本下降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以光伏等可再生资源为代表的“绿电+绿氢”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目前的全球能源结构中,绿氢占比仍不足1%,而通过煤或天然气制氢获得的灰氢占比高达96%。因此,如何实现绿氢制造过程中的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化成为当务之急。

    “绿氢作为最理想的能源,是未来氢能发展的主要方向,但绿氢目前还存在整体供应链成本偏高的问题。”宝光股份旗下宝光联悦氢能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直以来,技术和成本制约着我国氢能源产业发展,目前绿氢仍面临生产成本高、缺少专用基础设施、制取过程中能量损失严重等难题,尤其是未来大规模的氢气用量将对氢能价格更为敏感。

    据了解,绿氢制取成本主要由电费和制氢设备构成。“去年以来,光伏组件和储能的降本进程加速,这将推动绿氢的成本下降。”屈放表示。

    国金证券研报也认为,绿氢经济性已经初步显现,未来随着光储氢设备的技术迭代及规模化效应等带来的进一步降本,项目将实现经济性,而绿氢消纳光伏发电量占比也将大幅提升。

    而随着新能源设备端的降本以及政策推动,绿氢的生产成本已经大幅下降,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氢能产业链成本的大头已从生产端转向储运端。

    孙伟也表示,在制氢成本下降之后,高压氢气储运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绿氢项目加速落地

    据势银(TrendBank)统计,截至2023年10月31日,全国已有291个运行、在建和规划的绿氢项目,基本实现覆盖全国。

    国金证券称,绿氢项目立项大幅增长的背景下,随着项目的推进,后续将迎来设备的大规模招标。制氢端设备需求将率先爆发,主要为电解槽、制氢电源、储氢球罐等设备需求。2024年绿氢项目将迎开工潮,预计电解槽招标同比翻倍,达4GW。

    作为国内较早布局制氢设备的公司,隆基绿能旗下隆基氢能已经中标多个氢能项目。

    2023年12月12日,中国能建2023年制氢设备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隆基氢能成功入围。目前,隆基氢能已成为中国石化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吉电股份大安绿色合成氨示范项目、三峡集团纳日松光伏制氢产业示范项目、中广核新能源宁东清洁能源制氢项目等多个绿氢项目的核心装备供应商。

    “公司目前已建成的两大生产基地,年产能达2.5GW。”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势银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电解槽企业产能已确认部分最新统计为11.5GW,且2025年均有扩产计划,保守预计2025年全国产能超40GW。根据2023年产能数据显示,隆基氢能位列第一,占比为21.7%;从2025年规划建设产能来看,隆基氢能产能仍将领先。

    “随着制氢设备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光伏电价优势的日益凸显,绿氢的规模化应用将更加成熟,这将带动绿氢项目快速落地。”屈放表示。

    据了解,我国西北部地区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绿氢项目多集中于此。

    “宝光联悦将依托现有工业气体业务的规模,积极开拓氢能相关领域的工作,加大工业用氢、氢能、绿氢等领域的投资,公司目前也在西北地区积极推进绿氢项目的投资。”孙伟透露。

    消纳空间不断拓展

    国金证券研报认为,短期已立项规划的绿氢项目可带动百万吨氢气需求和百亿元市场空间。在绿氢全面渗透下,潜在的消纳空间高达亿吨,将催生氢气和相应设备的万亿元市场规模。

    据了解,氢气消纳主要集中在化工、钢铁、储能和交通四大领域。

    交通领域是氢燃料电池应用推广的“先导领域”,而燃料电池汽车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作为氢能应用的‘先导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注时间短,续航里程长,在大负载、长续航、高强度应用领域具有先天优势,在全球受到高度重视。”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源碳中和定价核心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负责人单英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欧阳明高认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带动了绿色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涵盖制、储、运、加、用各环节完整的氢能源电池汽车产业链,从全球看,我国是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之一。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份,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售18197辆,仅次于韩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累计建成加氢站417座,位居全球首位。

    美锦能源1月17日在互动平台上表示,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旗下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加氢站近20座,公司将在全国规划建设上百座加氢站(含油氢气电综合能源站)。

    在孙伟看来,交通领域仅是绿氢消纳的其中一小部分。“从国内目前规划、签约、在建的绿氢项目来看,化工领域对绿氢的需求量最高。未来,伴随着化工领域的诸多大型绿氢项目建成投产,化工领域的绿氢应用将远超交通、储能。”孙伟称。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