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生物质颗粒 - 政策法规

南充:因地制宜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来源:南充市人民政府 1191 2024-01-29

  颗粒在线讯:2024年1月22日,南充市人民政府印发《南充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提到:

  重点行动

  (一)实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行动。

  高质量发展生物质能。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厨余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发展生物天然气。稳步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因地制宜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推进垃圾焚烧厂“精细化”管控和“智慧化”升级。高效运行国能南部等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鼓励大型畜禽养殖场、垃圾填埋场、污水废水处理厂配套建设沼气发电项目。推广秸秆、林木废料、厨余沼气、农村沼气、生物液体燃料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推进营山、南部等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因地制宜开展地热资源综合利用。探索氢能开发与利用,积极争创清洁能源示范市。

  推进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合理控制新增耗煤项目,有序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持续推动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禁燃区严禁使用高污染燃料,削减非禁燃区中小型燃煤锅炉、工业炉窑、民用散煤与农业用煤,减少火力发电供热煤炭消耗。加快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煤改生物质”等工程建设。到2025年原煤消费量不超过125万吨,到2030年原煤消费量不超过100万吨。控制石油消费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推动石化化工原料轻质化,提升燃油油品利用效率,推进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煤油等替代传统燃油。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优化用气结构,优先保障民生用气,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和化工原料用气,合理推进交通领域天然气替代。持续推进生产生活领域电代煤、电代气、电代油、电代柴的电能替代工程。

  (四)实施城乡建设低碳转型行动。

  加快乡村振兴与低碳发展有效融合。将碳减排作为重要工作模块嵌入乡村振兴整体布局,大力推广农村房屋建筑节能改造,推进农村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的围护结构保温改造工作,推进农村建房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推广经济美观、绿色节能的现代农房建造技术。推广使用高效照明、电动农用车、节能环保灶具、农机、渔船等设施设备,抓实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农田土壤固碳、农机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替代“六项重点任务”。推进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推动农房屋顶、大棚、院落等安装光伏设施,提升农村用能的电气化水平。

  (七)实施固碳增汇能力提升行动。

  提升农业系统固碳潜力。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机械施肥等技术,加大生物肥料、水溶肥料、缓控释肥料等新型高效肥料的推广应用。推广农膜减量替代技术,开展新型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建立健全农膜回收处理体系。综合运用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绿肥种植等措施,提升农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我市绿色农田建设模式。加快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力度,推广高效适用的低碳节能农机装备。深入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快推动高坪区、蓬安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试点县建设,不断完善以“生猪+晚熟柑桔”为代表的种养循环产业链。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绿色用能模式,拓展“渔光互补”、“光伏+设施农业”等低碳农业模式。优化秸秆“五化利用”,探索农业碳汇开发。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90万亩、改造提升59万亩,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保持零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八)实施低碳零碳科技攻关行动。

  全面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依托科创中心、研究院、实验平台建设,结合国省和本市能源产业低碳转型需求,制订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围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加快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的前沿科技项目。聚焦绿色化工、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生物质燃料/原料替代、新型电力系统、高效节能、氢能、储能、动力电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重点领域,深化应用基础研究,实现应用成本大幅下降,争取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适用先进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汽车汽配、绿色化工、新材料、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领域,探索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模式。围绕生物质能、光伏、风电、氢能开发利用开展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研发。围绕清洁智慧热电、工业装备和工艺过程共性能效提升等方面研发一批关键技术,依托吉利商用车等龙头企业,创建吉利全国动力总成基地和国家级新能源汽车研发平台,重点支持新能源、智能绿色技术创新,提升关键零部件配套、加工和集成水平。开展化工材料、油气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技术、化工流程再造研究。以三环电子、华讯方舟等企业为龙头,实施高端电子元器件、太赫兹、机器人、通信光缆等项目。以鑫达30万吨改性塑料等项目为重点,积极发展新型复合材料、碳纤维、石墨烯等高性能材料。围绕工业、生活、建筑、农林等领域废弃物资源化与再制造,建立“源头控制-过程减量-高质循环-精准管控”全技术链。加快建设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项目建设。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