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绿色化工 - 科技前沿

大连化物所张涛院士团队受邀发表单原子催化综述文章

来源:大连化物所 1234 2020-11-16

近日,大连化物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乔波涛研究员和张涛院士团队受邀撰写了题为“Single-Atom Catalysts Based on the Metal–Oxide Interaction”的综述文章。

2011年,张涛团队与清华大学李隽教授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刘景月教授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Pt1/FeOx单原子催化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原子催化”的概念(Nat. Chem.,2011;Acc. Chem. Res.,2013)。单原子催化剂表现出许多异于负载型纳米颗粒催化剂的特性,例如金属利用率达到最大、金属载体界面最大化(Angew. Chem. Int. Ed.,2018)、活性位点组成结构均一、有望沟通均相与多相催化(Angew. Chem. Int. Ed.,2016)等,因此对特定反应具有优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目前已成为多相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

氧化物是单原子催化剂最为常用的一大类载体。该工作综述了此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表征手段和适用范围,并特别选取了8种常见的代表性氧化物,分别介绍在这些载体上,金属单原子的稳定机制和特异的催化性能。该综述还分类总结了金属原子与氧化物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评述了单原子催化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乔波涛和张涛团队一直致力于开发氧化物负载的单原子催化剂,陆续研制出负载在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铈等氧化物上的Pt、Au、Rh等单原子催化剂(ACS Catal.,2015;Nat. Commun. 2019;Angew. Chem. Int. Ed.,2020)。基于在该领域的长期探索,首次揭示了单原子催化剂体系可以发生共价金属-载体相互作用(CMSI效应, Nano Res.,2015;Nat. Commun.,2019;Nat. Commun.,2020),和经典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SMSI效应,Angew. Chem. Int. Ed.,2020),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精准合成单原子催化剂,并且为研究催化活性中心和调控催化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该综述作为后封面文章发表在Chemical Reviews的Heterogeneous Single-Atom Catalysis专题上。上述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能源化学转化的本质与调控”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文/图 郎睿)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