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低碳环保 - 科技前沿

大气所揭示冬季青藏高原影响下游天气过程的新机制

来源:大气物理研究所 1297 2020-10-13

在大气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垂直运动方程和位涡理论是中纬度天气、气候动力学中的基本成果。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国雄团队通过提出一个新的准地转垂直运动方程,将垂直速度的发展与非绝热加热和准地转位涡平流联系在一起,并以2008年1月18日至22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极端降水事件为例,解释冬季青藏高原大地形如何影响下游天气过程的发展。

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对其地表附近的位涡具有重构作用,使得高原东侧地表附近位涡增强(图1)。高原地表附近增强的位涡在西风带中向下游输送,造成对流层中下层气旋式环流和偏离等熵面位移的垂直速度(WID)的发展。上升的WID激发低空辐合和南风的发展。一方面,发展增强的南风携带着水汽沿自南向北倾斜的等熵面向上运动,造成沿等熵面上滑的垂直速度(WIG)的发展,加强了上升运动;另一方面,南风造成对流层低层经向负位涡平流增强,加强了对流层中下层准地转位涡平流随高度增加的环流背景,进一步加强了WID。随着上升运动的不断发展,水汽凝结释放潜热,导致与非绝热加热有关的垂直速度(Wq)的发展。在降水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垂直速度的三个分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非绝热加热对垂直速度和位涡平流具有非常强的反馈作用,也正是位涡平流及其与非绝热加热之间的反馈过程主导降水的发生发展过程(图2)。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庆祝AGU成立一百周年出版的特刊Grand Challenges(大挑战)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002210

图1.2008年1月17日00时(世界时)至18日18时位涡(阴影,10-6 K m2 s-1 kg-1)、位温(等值线,K)和风场(矢量,m s-1)沿33oN的垂直剖面(原文中图2)

图2.高原东部地表附近位涡重构及后续位涡平流引起下游气旋式环流发展的示意图。第一阶段(ST Ⅰ):高原东部地表气流辐合使得该地区位涡密度增强,引起相对涡度正异常和小雨的发生;第二阶段(ST Ⅱ):由于大气静力稳定度的降低,向东移动的相对涡度正异常加强。对流层中层的纬向正位涡平流和低层南风引起的经向负位涡平流加强了上升运动、气旋式环流和降水的发展;第三阶段(ST Ⅲ):当经向负位涡平流中心恰好位于纬向正位涡平流中心下方时,上升运动和降水发展到最强;第四阶段(ST Ⅳ):经向负位涡平流中心趋于与纬向正位涡平流中心重叠在一起相互抵消,上升运动减弱,降水消亡(原文中图12)

标签: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