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低碳环保 - 科技前沿

海洋变暖生物“迷路”

来源:中国科学报 1249 2020-09-12

全球变暖让许多生物不得不寻找新的栖息地,但对海蜗牛、海肠和贝类等底栖生物而言,找到新家并非易事。9月7日,《自然—气候变化》的一篇文章指出,大西洋西北部的蓝贻贝出现了提前产卵现象,洋流会带着幼贝向南方移动,而这不利于它们繁衍生息。

随着气候变暖,海洋生物的生存状态也受到一系列影响。它们可能要迁徙到相对寒冷的地方,或改变产卵时间,对更高的水温产生耐受力。论文作者之一、美国罗格斯大学海洋生物学家Heidi Fuchs此前曾研究过海蜗牛的产卵方式及幼体迁移,发现几十年来海蜗牛的种类正在迅速减少。

梳理其他底栖海洋无脊椎生物的数据后,Fuchs发现生活在相同地区的许多物种有相似的变化:它们整体上向南移动,但由于从深水逐步移动到更浅的地方,导致种群范围正在缩小。

此外,大西洋中部的底栖生物通常会在春末或夏初产卵,几十年来,这片海域平均温度上升了2℃,这意味着底栖生物会比以往提早约一个月产下后代。

研究人员从公共数据库收集了50个物种的产卵及分布记录,还研究了大陆架上的洋流变化。结果发现,早春时期洋流速度更快,随后减缓,若某一物种产卵过早,其后代可能被洋流带到更远的地方。

Fuchs等人指出,实际上,随着海洋变暖,北部温度较低的水域其实更适合南部物种生存。部分物种的潜在栖息地范围因此有所增加。但是,与上世纪50~80年代相比,物种的实际分布范围平均缩小了约10%,受影响物种包括沙钱、蓝贻贝等潮间带群落的重要成员。

目前,还不确定是否全球范围内的海洋底栖生物都有类似情况。研究人员认为,研究气候变暖对底栖生物生存范围的影响,还需要考虑它们的产卵时间、洋流模式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58-020-0894-x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