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界,普遍认为量子论诞生于两位伟人之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马克斯·普朗克,他们使量子论成为近代物理发展的基石。
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1858.4.23-1947.10.4)
普朗克量子论的研究是从“黑体辐射”开始的。19世纪末,鲁梅尔等人得出了“黑体辐射”的实验结果,希望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到一个普遍的公式来表述黑体的辐射规律。
面对这种情况,普朗克建立了一个黑体辐射公式,它在黑体辐射的全波段都能适用,而且与实验数据契合得很好。
1901年1月14日,普朗克发表了题为《论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的论文,认为黑体辐射能量来自空腔物质中带电粒子的振动,而这些振动是按照不同的振动模式分布的,从而得出著名的电磁波辐射能量的量子化公式。
这个公式告诉人们光的辐射能量并不是连续的,辐射能量只能一份份地以最小单位μν的整数倍方式发射出来。
普朗克的量子论使人们对原子和亚原子有了全新的认识,带动了一系列新的普适单位,成为开启新物理领域的基础,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普朗克的量子假说要比爱因斯坦光量子概念的提出早了约5年的时间,但只是针对空腔内物质原子做微小振动的振子,并没有从理论上对电磁波的量子化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普朗克的量子论在一开始只是一种纯粹的假设,它与经典物理不相容,却解释了经典物理解释不通的黑体辐射现象。
正因为普朗克没能确定电磁场的量子化,使他的量子论带有某种根基上的局限性。
本文转载于《科学历2018科学史上的今天》,由科学π工作室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 “维基”出世——威尔士
下一篇: 神奇的塑料细胞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