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弗里德里希·威廉·阿道夫·冯·拜耳(Johann Friedrich Wilhelm Adolf von Baeyer),德国化学家,1835年10月31日生于德国柏林。
尽管他的本名是约翰·弗里德里希·威廉·阿道夫·冯·拜耳,但是在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都简称他为“阿道夫·拜耳”。
1885年,在他50岁生日时,他被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封为世袭贵族,并授予他“冯(von)”的称号。
拜耳的父亲约翰·佐柯白,原是普鲁士总参谋部的陆军中将,由于刻苦自学,76岁高龄时竟被聘为柏林地质研究院院长。
母亲是一位名门闺秀,见多识广,通晓事理,对拜耳的成长有重要影响。由于父母和家庭的良好教育,拜耳自幼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最难忘的生日礼物
1845年秋天,柏林城秋高气爽,小拜耳的心情就像这气一样开朗。
他盼望10月31日的到来,这是他10岁的生日。他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小拜耳琢磨着父母一定会好好地给他庆祝一番的。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可是什么动静也没有。
30日晚上,拜耳倚在窗前,心里默念着,明天,明天快来吧,爸爸妈妈一定会给我一个惊喜的。
10月31日,这一天终于来了,母亲竟好象没事人儿一样,领他到外婆家去了。小拜耳心想:也许精彩的节目在外婆家呢。
满心欢喜的拜耳蹦跳着进了外婆家,屋内却如平常一样。他有些失望,于是每时每刻都在想象着生日活动会出其不意地到来。
但母亲好象忘了今天是他的生日,一句有关过生日的话都没有说。想起往年过生日时的情景——妈妈的呵护、爸爸的祝福、精美的礼品……小拜耳难过得快要哭了,难道妈妈真的忘记了我的生日吗?
晚上回家的路上,拜耳噘着小嘴,一声不吭地走着,满心的委屈又不便直说出来。
细心的母亲早就看出了他的心思。拜耳的母亲是著名律师和历史学家的女儿,她特别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她爱自己的儿子,深知拜耳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教育得法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母亲慈爱地摸摸拜耳的头,温柔地说:“妈妈生你时,爸爸已经41岁了,还是一个大老粗。但他不甘心没有文化知识,现在跟你一样正在努力学习,明天就要参加考试。妈妈当然记得你的生日啦,可是要给你过生日的话,你想想是不是要耽误爸爸的学习呀?”
拜耳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心里仍带着一丝遣憾“我知道你很想过生日。”
母亲接着说:“但年纪大了再学习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你就不清楚了,这要等你长大了才会知道。爸爸小时候没有像你一样的学习机会,现在才开始学习虽说晚了一点,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取得成果的。我们支持爸爸学习,他会非常高兴的,爸爸会更爱你的。这不也是很好的生日礼物吗?”
母子俩走着、说着,拜耳的眉头渐渐地舒展开了。
他爱学习,也爱爸爸,尽管没有生日礼物,他也幸福地笑了。
母亲又趁机教育他:“你现在正是学习的大好时候,你一定要努力,长大了才可以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才会成为一个有本领的人。”
母亲的一番话说得拜耳心里热乎乎的,爸爸已经50多岁了,还在努力学习,他那有些发白的头发和灯下看书的专注神情不时浮现在贝耶尔眼前。父亲就是他学习的榜样。
从此拜耳更加勤奋地读书。10岁生日当晚回家路上,母亲所说的话对他一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后来他回忆道:“这是母亲送给我10岁生日的最丰厚的礼品。”
中学毕业后,拜耳考入著名的柏林大学。开始主攻物理和数学,不久即转向化学研究。
1856年,他发表了科学论文《有机化合物凝结作用综合研究》,受到专家们的一致赞赏,同年他获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当时年仅23岁。
4年之后,他被皇家学会推选出任欧洲规模最大的柏林国家化验所主任。
拜耳一个个奇迹般的研究成果,引起了普鲁士国王腓德烈·威谦四世的浓厚兴趣,特地邀请拜耳到皇宫去做客。
当国王见到这位科学家时,不禁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位誉满全欧的大学者,原来是个小青年。”
拜耳毕生从事有机化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尤其在有机染料、芳香剂、合成靛蓝和含砷物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第一个研究和分析了靛青、天蓝、绯红三种现代基本染素的性质与分子结构,创建了第一流的新型化学实验室,建立了著名的拜耳碳环种族理论。
他研究和合成的和种染料与芳香剂,使世界上的妇女们能打扮得比以往更漂亮、更动人。
当我们今天置身于那色彩斑烂、如花似锦的纺织品世界和香气扑鼻的化妆品世界时,怎么能忘记这位为美化人类生活而幸劳一生的科学家呢?
为了表彰拜耳在靛蓝合成、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研究等方面的卓越贡献,1905年,当他70岁时,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诺贝尔化学奖。
拜耳不仅在科学研究领域卓有成效,而且在教书育人方面也颇有建树。
倾囊相授,诲人不倦
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出了一名该校建校307年中最年轻的博士埃米尔费雪,他认为拜耳无论在学问上还是在品德上均可为人师,于是他谢绝了不少大学聘任他为教授的聘书,甘心跟随拜耳作一名助教。
在拜耳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几年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费雪在有机化学方面的研究水平渐渐地超过了老师拜耳。这一点拜耳是最清楚不过的了。
经过认真思考,拜耳觉得,学生超过老师,说明师生都尽了力,应该给费雪找一个更有利发展的地方。
1882年夏日的一天,拜耳把费雪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拜耳说:“费雪,这几你在我这里干得不错,在有机化学方面的研究已经超过我了。在我这里干不会有更多的收获,还是换一个地方吧。”
费雪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老师,他有点着急了:“不,我不想离开您,老师。没有您,我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拜耳没有让费雪说下去,“就这样定了吧,我推荐你去下厄南津大学任教,换一个环境会使你增长才干。”
拜耳没有看错,费雪的确才能出众,1902年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三年之后,拜耳也获得了19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拜耳就是这样一个谦虚、诚恳的人。除了费雪之外,拜耳还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其中一些人也获得了诺贝尔奖,如他的学生维兰德(1927年诺贝尔化学奖)。
特别有趣的是,费雪的学生瓦尔堡获1931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瓦尔堡的学生克雷希斯又获得195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可见,拜耳品格和治学方法就像遗传基因一样被传下去了。
拜耳曾说过:毅力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晚年的拜耳仍旧孜孜不倦地致力于科学研究工作,直至82岁逝世。
约翰·弗里德里希·威廉·阿道夫·冯·拜耳(1905年)
注明:本文转载于互动百科词条“阿道夫·冯·拜耳”,稍有改动。
上一篇: 从比萨塔到哈佛塔——引力效应实验
下一篇: “他们”让癌症治愈逐步成为现实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