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学名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俗称苏打、碱灰,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本原,纯碱的用途广泛,一般都是利用它的碱性。绝大部分用于工业,一小部分为民用。在工业用纯碱中,主要用于轻工、建材、化学工业,约占三分之二;其次是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及其它工业。在民用纯碱中,食碱只是一种食品疏松剂和肉类嫩化剂,大量应用于食品加工上如面条、面包、馒头等。
19世纪中期,欧美各国垄断了纯碱的制造方法,密不外传,中国工业所需要的纯碱,完全依靠进口。20世纪20年代,侯德榜研发出纯碱制作工艺,并撰写《制碱工学》一书,揭开了制碱的奥秘,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制碱业的垄断。侯德榜探索出的制碱新工艺,比欧洲降低成本40%,他创造的制碱法被称为“侯氏制碱法”。
侯德榜成为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和当时世界制碱工业的权威。他成功研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获得1926年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
侯德榜,名启荣,字致本,1890年8月9日生于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一个普通农家。1911年,侯德榜弃职并考入北平清华留美预备学堂,以10门功课1000分的优异成绩誉满清华园。1913年,清华学堂公布第一批高等毕业生名单,16人赴美留学,侯德榜榜上有名,并被保送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学习。1917年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1919年和1921年相继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和博士学位。1921年,侯德榜离美回国,承担起建立碱厂的重担。
20世纪20年代,侯德榜突破欧美氨碱法制碱技术的奥秘,主持建成亚洲第一座纯碱厂;20世纪30年代,还领导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兼产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铵的联合企业;40~50年代,又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并使之在6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此外,他还积极传播交流科学技术,培育了很多科技人才,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化学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侯德榜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备受敬重,他于1974年8月2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4岁。
侯德榜先生不甘落后,刻苦钻研,坚忍不拔和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热爱祖国,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追随和学习。
科学小讲堂
侯氏制碱法(Combined Alkali Process):又称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创立的。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原料是食盐水、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此方法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克服了氨碱法的不足,曾在全球享有盛誉,得到普遍采用。
本文系颗粒在线根据网络资源整理编辑。
上一篇: 汤飞凡——衣原体之父
下一篇: 最优美函数——狄拉克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