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堂 - 锐观察

我国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存在的深度问题

来源:绿能源 1470 2021-08-31

颗粒在线讯: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以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的颁布极大促进了我国农林生物质发电的发展,一个全新的产业在中国开枝散叶。

特别是强制上网制度和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的出台,为生物质发电扫清了入网障碍,提供了经济保障,吸引了资本的强势介入。

历经十五年的沧桑,尽管我国农林生物质发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政策问题、燃料成本问题、装备技术问题、投资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

一、政策问题

尽管生物质发电享有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以及地方政府相应的配套政策,但是在细节上不足以激励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1、上网电价依然过低

生物质发电电价构成为基准电价+电价补贴+接网费差不多在七毛五左右,如果减去税收实际电价不到6毛,到手的补贴也就在2毛多一点。

农林生物质发电要承担高昂的燃料成本,实际得到的电价与日益高涨的成本之间的差距日益缩小,项目盈利的空间也就愈来愈小。

农林生物质发电十五年来一直执行的是平价上网,因为所获得的电价补贴通过燃料采购给了农民,即便是新政每年给与25亿的补贴依然不够。

2、支持政策不稳定

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一直把风电和光伏作为重点,没有明确将具有多种社会效益的农林生物质发电列入补贴的首先范畴。

对于生物质能产业的支持,也没有把已经形成完整且成熟产业链的生物质发电作为支持的重点,相反多元化策略导致产业发展的混乱。

生物生物质发电尚未得到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最大支出款项的燃料收购无法从农民那获得增值税发票,变相的加重了企业税赋。

二、项目成本问题

任何产业都存在投建和运维成本问题,大多都可以通过管理和技术来解决,但是生物质发电投建和运维成本却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1、燃料成本过高

相对于风电、光伏和垃圾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最大的问题就是燃料成本。尽管生物质资源丰富,但是能源化过程额外投资巨大。

随着生物质电厂的增多,针对燃料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我国生物质燃料的平均价格已经从200左右,飙升至300元以上。

此外我国秸秆资源过于分散,加工成本、储运费用以及损耗占燃料成本较大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燃料收购的资金链压力。

2、单位造价过高

与常规火电比较,生物质燃料的特点决定了其单位千瓦投资大,目前生物质发电投资成本基本上在单位千瓦造价8000-1万元以上。

生物质发电项目单位成本造价过高,主要原因是装备技术研发缓慢,无法通过技术升级降低核心装备的造价成本。

最近钢材价格的普遍上涨,相比较去年同期,钢材的价格几乎翻了一番,进一步推升了生物质发电装备的价格,造成电场单位造价过高。

三、装备技术研发能力

风电和光伏通过装备技术的更新换代,单位成本已经降低到了之前的三分之一,而生物质发电却没有实现技术上的突破。

1、技术原创性不够

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是一个跨度较大的综合性新领域,国内从基础性科学、工程设计、机械设备等方面的研究都滞后于现在产业的发展水平。

我国生物质发电锅炉国产化主流走得是循环流化床技术,这不过是对传统燃煤锅炉的细节上的一些改造,并没有针对生物制燃料特性做原创性研发。

引进国外的水冷振动炉排炉技术,虽然实现了国产化的创新,但是由于造价过高,只有央企和上市公司采用,民营企业基本上是望而却步。

2、专业人才稀缺

生物质发电产业是舶来品,我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各大科研单位和院校也没有足够的技术知识储备和人才培养基地。

尽管国能生物发电集团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生物质发电人才,但是依然无法为我国生物质发电提供全产业链的人才支撑。

一直以来很多投资方把生物质发电视为小火电,聘请燃煤电厂人才来提供技术和管理,结果进一步造成了专业人才培养陷入误区。

四、资本信心不够

任何产业实现健康发展核心问题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如果资本选择放弃一个产业,那么这个产业化过程就会陷入困境,生物质发电亦是如此。

1、对政策激励的失望

《可再生能源法》颁布以及电价补贴政策的出台,资本一度对农林生物质发电热情很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弊端的显露打压了资本的积极性。

这主要体现在相关部门对生物质发电支持态度模糊,电价补贴迟迟不到位,相关配套政策不稳定,造成了资本对生物质发电失去信心。

而与之相反的是,国家对风电和光伏支持态度是明确的,政策扶持力度足够,生物质发电却没有享有相当的国民地位。

2、对产业认知的模糊

生物质发电与其说是能源,更是环保固废产业,国家支持生物质发电的目的不是解决能源问题,而是为了处理城乡农林废弃物。

因此,相对于风电和光伏的高大上,农林生物质发电更需要投资商能够下沉一线,两腿带泥才能干好的产业。

而资本的高姿态以及对产业认知的模糊,造成了投资的盲目、技术选型的错误以及管理的粗放,最终在生物质发电产业折戟沉沙。

五、产业鱼龙混杂

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给与了相关方通过圈占项目分割国补蛋糕的雄心,一时间生物质发电成为香饽饽,却也给产业发展留下了隐患。

1、产业门槛过低

早期进入生物质发电产业的门槛很低,有没有资本和技术实力都可以进入,结果导致生物质发电产业路条满天飞,半拉子工程遍地皆是。

门槛过低,产业内部鱼龙混杂,生物质发电产业给人呈现的是盲目、混乱及失败的印象,这不但严重毁坏了产业形象,也造成相关部门对产业失去足够的耐心。

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收紧,国企和上市公司纷纷停止了对生物质发电项目的投资,一些跨界进入的小鱼小虾,在大潮退后连裤衩都没剩。

2、产业急需洗牌

生物质发电目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无论是行业政策、企业生存环境和运作体制,都需要一场彻底洗牌,来净化产业的生存环境。

当然,经过十五年的发展,生物质发电也涌现出了一批生产规模大、精细化管理出众、创新能力强、综合经济效益高的企业,成为产业发展支撑的龙头。

生物质发电产业洗牌整合是必须的。通过洗牌整合,淘汰劣质企业和落后技术,让投机者出局,杜绝跑马圈地、倒卖路条,让龙头企业引领产业的发展。

结语

通过深度分析生物质发电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要保证生物质发电行业的健康快速展,除了完善相关的政策支持,更需要进一步推动装备技术的创新,突破发电技术瓶颈,降低投建和运维成本。

生物质发电作为新兴行业,其产业化和商业化程度相对较低,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在后续产业规划和激励政策上,相关部门依然要制定合理的上网电价和财税政策支持,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提升资本的信心。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