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在线讯:近日,在北京中科智汇工场举行的院士大讲堂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贺泓就大气复合污染成因、推动工业源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内容作了报告。
贺泓表示,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但形势依然严峻,PM2.5浓度仍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值,臭氧污染日益凸显。如何协同控制颗粒物和臭氧已成为一个挑战。
同时,在我国多数地方,颗粒物和臭氧呈现负相关联系,形成“跷跷板”效应。例如在北方地区,大气污染物中的颗粒物浓度虽然下降,臭氧浓度却不断升高。如何打破这种“跷跷板”现象、协同控制颗粒物和臭氧污染,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由此,贺泓表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已经进入“深水区”,亟须发展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支撑大气污染精准防控。
最新研究发现,大比例消减氮氧化物,是实现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的可行方案之一。贺泓等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发现,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湖北等地区生产生活受到管控,出现了PM2.5和臭氧同步下降的现象。当氮氧化物浓度下降到50%以上时,臭氧浓度上升的趋势有望出现拐点。
而在南方地区如珠三角,颗粒物和臭氧呈正相关,即臭氧浓度随着颗粒物浓度的下降而下降。南方地区大气污染物中,颗粒物浓度比北方地区小。贺泓认为,随着大气污染持续改善,当颗粒物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臭氧也将与颗粒物呈正相关。
贺泓指出,我国由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限非常短,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非常紧迫,减排降污任务艰巨。因此,减碳、协同控制颗粒物和臭氧,必须走出中国新路。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