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堂 - 锐观察

政策推动 新型储能热度攀升

来源:经济参考报 1010 2022-08-18

  颗粒在线讯:今年以来,新型储能政策利好密集发布,企业加码布局,赛道竞逐升温。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我国能源转型不断加快,“十四五”期间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将进入“快车道”,应用前景广阔。

  企业加码布局

  湖北应城,中国能建主体投资的300兆瓦级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工程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5亿千瓦时,将在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实现单机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第一、转换效率世界第一。

  据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介绍,中国能建先后成立数科集团、新型储能创新研究院、新型储能公司等机构,打造以新型储能为核心业务的“研发、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平台。

  “我们正在组织开展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可再生能源制氢等关键技术攻关,并积极探索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应用。压缩空气储能的投建营一体化、电化学储能和氢能的工程和装备都是我们发展的重点。”宋海良说。

  今年以来,中国华电、宁德时代、吉电股份、华自科技等公司纷纷宣布加码布局新型储能领域,钠离子、全钒液流电池、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等示范性项目逐步有序落地。

  就在不久前,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成立。该创新联盟由中国能建联合宁德时代、天合光能发起,由电网企业、发电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储能技术与装备企业等62家单位携手组建,致力于构建新型储能技术、产业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平台,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

  政策利好释放

  企业布局火热的背后,是“双碳”目标下新型储能政策利好的密集释放。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表示,随着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其随机性和波动性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很大的挑战。在推动火电灵活性改造基础上,亟须加快发展新型储能技术,充分发挥其灵活调节功能,确保大规模新能源能接进来送出去,实现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十四五”规划纲要以及相关文件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今年以来,一系列文件在新型储能的创新规划、应用项目管理、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行方面制定了初步的政策机制,为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在新型储能的发展受到电力行业、制造产业、社会的高度关注。”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何洋表示,从“十三五”以后,我国新型储能处在从研发示范到商业化发展初期的一个过渡阶段,在技术装备研发、示范项目建设、商业模式探索和构建政策体系等方面取得诸多实质性进展。

  数据显示,到2021年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过400万千瓦。2021年新增装机规模达2.4GW,同比增长54%。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装机规模达2.15GW;压缩空气储能实现突破,新增投运规模170MW。

  据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杜忠明介绍,新型储能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响应速度快。目前,锂离子电池在新型储能应用中占主导地位,在新型储能中装机占比超过90%。从效率上看,新型储能均接近或高于抽水蓄能;从经济性看,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成本正在快速下降,逐步与抽水蓄能成本接近。

  产业发展加速

  业内人士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新型储能大规模发展的关键时期,亟须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新型储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机制和政策环境。

  何洋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新型储能试点和示范,带动新型储能技术、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同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新型储能成本疏导机制,推动新型储能商业化应用和发展。此外,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储能专项规划研究,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储能。

  不少地方也在新型储能领域发力。例如,《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260万千瓦左右。

  据国海证券统计,截至7月底,已有12个省份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装机规划。在沙漠、戈壁、荒漠大基地集中建设背景下,青海、甘肃预计“十四五”末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600万千瓦。

  刘吉臻认为,“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杜忠明表示,随着能源转型不断加快,预计2030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将达到1.5亿千瓦,至2050年新型储能装机将超过10亿千瓦。

  从具体应用场景来看,为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经测算,“十四五”期间全国新型储能需求约2000万千瓦,可通过独立储能和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形式建设。同时,为有效缓解电网阻塞,提升电网末端供电能力,替代输变电设施建设或升级改造,经测算,“十四五”期间电网替代性新型储能需求约200万千瓦。

  “针对工业、通信、交通、大数据等行业,新型储能可有效支撑用户满足灵活多样、绿色低碳的用能需求,应用前景广阔。”杜忠明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