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在线讯:6月11日至14日,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下称“碳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这是国内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博览会,是上海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
碳博会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由主题展览、系列论坛和贸易对接活动组成。展览规模约10万平方米,国内外近600家知名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了能源转型、节能增效、循环经济、实践探索、低碳服务、低碳交通等六大板块的创新发展成果,预计将吸引超10万人次观众前往参观。
倡议将6月11日定为“世界低碳日”
在欧莱雅展台入口处,艺术家王小慧创作的“网红”艺术装置生动诠释了欧莱雅此次参展的主题:“一支口红的‘碳索’之旅”。这一装置描绘了欧莱雅产品从研发、原料、包装、采购、运输、零售、消费者使用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
博览会上,欧莱雅联合菜鸟集团、微软中国、华熙生物等十大战略供应商共同发布减碳宣言,致力于共建可持续消费生态圈,推进全价值链碳减排。
在6月11日举行的主旨论坛上,《上海低碳倡议宣言》正式发布,倡议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共同推动形成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宣言倡议推广践行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共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宣言还倡议将博览会开幕日——6月11日定为“世界低碳日”。
同期举行的科学论坛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共同发布了《科学促进碳中和上海倡议》,着眼于大力推动碳中和前沿科学和关键技术突破、大力推动碳中和协作网络与交流平台建设、大力推动碳中和科技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希望以科学促进变革、应对共同挑战、成就人类福祉。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杜祥琬看来,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已开始落幕,新的发展范式的兴起将创造人类社会新的现代化模式。2060年实现碳中和只是一个里程碑,并不是终点。“未来的社会需要未来能源的支撑,到那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双碳’目标的历史意义”。
一系列合作成果落地
碳博会既是展示窗口,也是合作平台。会上,一系列重磅合作达成。
引“绿色金融活水”,灌“绿色园区之花”,临港集团在碳博会上收获满满:6月12日举办的临港集团绿色金融主题论坛上,临港集团与瑞穗银行签约,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进位于临港新片区、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授牌的“中日地区合作示范园区”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国别特色的银行与园区紧密合作的新模式。
同时,新片区经济公司分别与星展银行、华侨永亨银行、大华银行签署框架协议,计划将新加坡绿色金融活动周纳入滴水湖新兴金融大会系列,进一步提升临港与东盟的资源链接与生态联动,共同打造滴水湖金融湾特色品牌。
在博览会同期论坛——2023长三角燃料电池产业高峰论坛上,燃料电池企业与金融领域机构也来了一场“双向奔赴”。论坛聚焦氢能汽车产业化发展,抓住能源低碳化新风口,多个项目得到了投资人密切关注并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促成了项目与资本的精准对接。
上海上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氢源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元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云动(上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等四家燃料电池企业在论坛上进行了现场路演。参与的金融机构包括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本初资本、哪吒资本、启高资本、上大科投、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工商银行等。
碳博会期间,西门子与全球知名的第三方专业技术服务商DEKRA德凯签署合作伙伴协议,双方将从产品、服务、市场等多维度在智慧能碳管理、能源审计等领域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携手打造建筑、园区、工业等领域的数字化和零碳标杆项目,推动城市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双碳”目标。
讲好中国“绿色”故事
展会的另一大亮点是,国际专业服务机构带来了最新报告及相关研究成果,输出碳中和前沿洞察,提供绿色解决方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安永大中华区财务会计咨询主管合伙人刘国华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建议国家在推进“双碳”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注意政策与标准应做到有效衔接;确保标准的一致性,避免因为制定部门不同而产生标准之间的分歧;应积极追踪国际标准变化趋势,加强国际交流。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华东及华西区首席合伙人杨洁表示,当前,中国全社会对于ESG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毕马威将通过自身低碳行动以及专业服务赋能,携手更多企业讲好中国“绿色”故事。
“只关注企业财务表现的时代已经结束,用财务报表和ESG 报告全面评价企业的时代已经来临。有更好ESG表现的企业一定能够从同行中脱颖而出。”毕马威中国环境、社会及治理(ESG)主管合伙人林伟表示。
普华永道与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简称“CDP”)在碳博会期间发布了双方共同撰写的中国企业2022年度CDP披露分析报告,宣布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并将合作范围扩展到更广泛亚太地区的计划。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