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在线讯: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具有比表面积高、密度低、易于调控修饰等优点,在污染物吸附领域颇具应用潜质。然而,合成的MOFs通常是纳米/微米级的粉末,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通过添加胶黏剂或压片等手段成型,这一过程会导致孔道减少、传质受阻,大幅降低MOFs的效率。如何在保持MOFs固有特性的前提下,将MOFs塑造成面向应用的整体材料仍具挑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王光辉带领的多孔催化材料研究组以废弃玉米秸秆为载体,开发了一种用于连续流水体除磷的新型MOFs器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
该研究团队利用溶剂热法,在玉米秸秆的细胞壁表面均匀生长了一层UiO-66 MOFs膜,制备出UiO-66/MS材料,并将其组装成过滤器件。玉米秸秆独特的生物结构提供了发达的传质通道,UiO-66的单层膜形态促进了吸附位点的暴露,使UiO-66的本征磷酸盐吸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在连续流实验中(通量300 L·m-2·h-1),UiO-66/MS器件可将初始P浓度为3 ppm的磷污染水体修复至我国一级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范围内。同时,该研究为废弃玉米秸秆的增值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UiO-66/MS的合成示意图和结构表征图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