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资助5亿元的大股东,为何眼睁睁看着上市公司违约?
巴安水务10月19日晚间披露,该公司应于当天到期兑付的5.3亿余元“17巴安债”,由于可用资金有限,当天仅偿付了约1.32亿元,剩余近4亿元尚存缺口,而该公司目前仅有6152万元资金。
巴安水务违约早有预兆。此前的9月底,该公司曾计划通过定向发行、转让股份、债券转售等方式,筹集债券兑付资金。但在10月16日,双方终止了交易。但该公司此前的频繁并购,尤其是与大股东之间的大额现金收购,早已埋下了违约的祸根。
披露信息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该公司尚有账面资金3.6亿元,但目前可用部分,扣除大股东财务资助,自有资金仅有1000万元。短短几个月间,这3.5亿元资金去向了哪里,还是本来就不存在?
不仅如此,大股东今年8月承诺的5亿元财务资助,仅有5000万元到账——为何舍近求远、寄希望于卖壳,失败后眼看上市公司债券违约,也未采取实际行动,将承诺兑现到位?
卖壳泡汤诱发违约
根据巴安水务10月19日公告,公司应在当天向“17 巴安债”持有人支付4.99亿元本金,以及最近一年的利息 3250 万元,共计约5.32亿元,公司已场外支付了1亿元本金、3250万元利息,尚余3.99亿元资金存在缺口。
披露信息显示,17巴安债发行于2017年10月,发行规模 5 亿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年6.5%。发行后第三年末,持有人可在在回售登记期内将持有的债券,回售给回购给发行人。
17巴安债违约并不意外。10月15日,巴安水务就已提示兑付风险,称可用资金无法覆盖兑付所需资金。18日,该公司又以重大事项不确定为由,申请债券停牌。目前,中诚信已将巴安水务主体、债项评级从AA 降至BB。
在违约之前,巴安水务就开始甩卖资产。10 月 16 日,该公司将持有的贵州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的 4.33%股份,作价 7800 万元转让给其他股东,并于19日收到了预付款,但还是未能阻止违约发生。
而更早些时候,熟知情况的巴安水务实际控制人,已经开始筹划卖壳,并为上市公司筹集资金,但卖壳计划最终落空,债券违约的警报终于被拉响。
巴安水务9月28日公告,拟以4.42元/股的价格,向珠海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珠海水务”)定向发行1.91亿股,募集资金8.45亿元,其中6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剩余部分补充流动资金。定增完成后,珠海水务将成为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则变更为珠海国资委。
同时,巴安水务实际控制人张春霖,还计划将持有的1.6亿股股份,占总股本23.88%的股份,按6元/股、分三期转让给珠海水务。第一次股份转让 6698万股后,张春霖将放弃所持剩余23.72%财产权利以外的表决权等权利。
作为获得控制权另一条件,珠海水务还将通过转售的方式,为巴安水务兑付债券。前者拟认购回售的3亿元17巴安债,后者以持有的北京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49%股权、上海青浦练塘镇一处房产、土地提供担保,张春霖则为转售提供连带担保。
如果卖壳顺利进行,17巴安债将会正常兑付。然而,到了10月16日,传来的却是国资退场的消息。巴安水务公告称,由于未能与珠海水务未就协议核心条款达成一致,双方决定终止定增、股权转让、债券转售等交易。
债券违约之后,巴安水务可能还将面临更多资金压力。截至2020年6月底,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3.6亿元,但同期短期借款余额就达4.05亿元。根据该公司披露,目前其可用货币资金为仅有6152.06 万元。
大股东套现“工具”
一方面资金高度紧张,一方面却又不断对外投资,这就是巴安水务最近几年来的常态。
就在两个多月前的8月10日,巴安水务还公告称,为适应业务发展,拟以自有资金对全资子公司上海绩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增资5000万元。增资后,该子公司注册资金增加到8000万元。
相较于子公司增资,巴安水务对外收购投入更多,在多个省份设立、收购污水厂资产,并且通过关联交易,帮助实际控制人大额套现,发生在2018年、2019年的两次收购均是如此。
巴安水务2019 年 12 月16日披露,计划以现金收购上海应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应肃环保”)持有的龙源工程49%股权,交易作价4.61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自筹。
披露还显示,2018年、2019年上半年,龙源工程净利润7875万元、3778万元,2019年6月底的净资产1.99亿元,转让评估值高达9.46亿元,评估增值7.75亿元,增值率达到452.59%。
而转让龙源工程股权的应肃环保,是张春霖实际控制的企业,张春霖和巴安水务总经理王贤,分别持有90%、 10%出资额,并分别担任应肃环保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监事。通过此次收购,两人顺利套现4.6亿元。
另外,2018年10月,巴安水务还以885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江西鄱湖低碳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鄱湖环保”)30%股权,而鄱湖环保也是张春霖的关联方,上市公司收购的股权,原为应肃环保持有。仅此两次收购,张春霖就套现近5亿元。
关联交易之外,巴安水务自2015年以来,还多次海外并购,收购标的分布在奥地利、德国、瑞士等多个欧美国家。
根据此前披露,2015年11月,巴安水务以388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7亿元的价格,收购奥地利KW、100%股权,并在次年完成了交易。2016年,该公司又以800万欧元,收购了瑞士LW21.6%股权(亏损);2017年5月,再以736.27万美元收购美国DHT(现已更名为SWT,资不抵债)100%股权。
每逢金额较大的收购,巴安水务都需要融资。收购奥地利KWI之时,该公司就向张春霖借款1.2亿元。收购龙源工程前的2019年11月,该公司披露了4.25亿元的可转债发行预案, 虽然其中2.98亿元苗圃项目建设, 1.27亿元偿还银行借款,但两者时间接近,一度引起市场猜测。
虽然持续并购后营业收入阶段性明显增长,但巴安水务的现金流一直紧绷。根据披露,2017年至2019年,其经营性净现金流分别为-4.19亿元、-3.33亿元、-9789万元。
而与张春霖进行的大额关联交易,消耗了巴安水务本不宽裕的现金。2019年底,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5.05亿元,今年6月底已经降至3.6亿元。而不巧的是,巴安水务上述可转债发行计划,迄今未能完成。
“消失”的3.5亿资金
虽然资金不算宽裕,但巴安水务此前的披露,还没达到违约的程度,并对债券兑付充满信心。
巴安水务2020年半年报称,最近三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1亿元、11亿元、9.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分别为6.77亿元、10.9亿元、9.8亿元。截至6月底,公司货币资金3.6亿元,应收账款近4.5亿元,另有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为3.1亿元、长期应收款26.1亿元。随着项目建设期完成,公司将加快回购款回收,为债券偿付提供有力保障。
然而,虽然最近几年其营收增加,但经营净现金流反而紧绷。由于其所在的环保行业,大量需要投入垫资建设,长期应收款规模持续攀升,从2017年底的14.4亿元,一路增加到今年6月底的26.1亿元,应收账款也维持4.5亿元左右。
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已经明知自己资金紧张,债券兑付期限临近的情况下,巴安水务为何没有将回收、变现上述资产,以避免债务违约?
更大的疑问还不在这里。按照半年报的说法,截至6月底,巴安水务账面上尚有货币资金3.6亿元,而目前却仅剩6152万元,其中5000万元还是来自张春霖的财务资助。第二个疑问也由此而来:剩余的3.5亿元货币资金,究竟去哪里了?账上是不是真的有这笔钱?
第三个疑问是,在向珠海水务转让控制权之前,8月10日,张春霖已经决定,向巴安水务提供为期一年、金额5亿元的财务资助,上市公司也已通过了决策程序。但随后又计划向珠海水务转让持有的巴安水务股份,交易失败后,眼看违约在即,张春霖为何又未提供更多资金支援?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