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在线讯:“水泥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加快绿色转型、实现低碳循环发展已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9月1日,海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军在中国水泥网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暨水泥‘双碳’大会”上表示。
今年以来,受到煤价高企成本居高不下、基建及房地产项目投资不足需求低迷、库存长期位居高位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水泥行业效益呈现下滑态势。上半年,全国累计水泥产量9.77亿吨,创近10年来同期最低水平,同比下降15%。
在此背景下,水泥企业节能降耗、提质增效需求更加迫切。记者注意到,行业龙头公司已多方探索节能降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延伸产业链提升协同处置能力,加快布局光伏等新能源领域,节能降碳“路线图”日渐明晰,领跑行业绿色升级。
水泥工业减碳任务紧迫
“水泥行业以提升资源利用率,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核心的时代浪潮,已经势不可当。”中国水泥网创始人、董事长邵俊直言。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水泥工业的持续发展是支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双碳”目标下,作为碳排放大户的水泥行业,降碳任务紧迫。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教授汪澜看来,年CO2排放量超过10亿吨、NOx排放量超过百万吨的水泥工业,是减污降碳的主战场。
近年来,为压缩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联合推出错峰限产、产能置换等政策。“十三五”期间,水泥行业实现减排CO2超15亿吨,节约煤炭超过1亿吨。
但我国水泥行业能效水平尚未完全达标。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按照电热当量计算法,截至2020年底,水泥行业能效优于标杆水平的产能约占5%,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产能约占24%。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发布的《水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明确要求,到2025年,水泥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的熟料产能比例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熟料产能基本清零,行业节能降碳效果显著,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大幅增强。
龙头企业领跑节能降耗
替代燃料、协同处置、绿色能源……会议现场多家企业、行业专家积极为水泥行业节能降耗、提质增效设计“路线图”。那么这些碳减排技术,节能降耗空间有多大?未来应用空间又如何?
以替代燃料、协同处置为例,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吴笑梅给出一组数据:在垃圾分类体系更为健全的欧洲,2017年替代燃料平均水平在45%左右,德国达到了63%。而目前我国水泥行业仅有300多条水泥生产线具备协同处置功能,仅占总生产线熟料的18%,燃料替代率不到2%。
“100%使用替代燃料,化石燃料为零。”这是华新水泥总裁李叶青给出的未来水泥工业减碳的重要技术方向之一,即生产中使用的化石燃料为零,以各种废弃物和生物质为替代燃料,绿氢做补充;部分熟料利用含钙的工业废料生产低碳熟料,天然矿石使用量为零。
据杨军介绍,海螺集团近年来一直紧盯“双碳”目标,深入推进节能降碳,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确保清洁化生产水平、绿色产业发展和碳减排进度始终处于先进行列。
在科技创新方面,海螺集团已经积累了余热发电、协同处置、替代燃料、综合能效提升、绿色能源、二氧化碳捕集等一批成熟的碳减排技术,目前正在从源头减排、过程减排、末端减排等方面加快研发更多前沿性碳减排技术。
绿色能源方面,多家水泥龙头已加速在新能源赛道布局。海螺集团表示,将加速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预计到“十四五”末,装机容量达14.5GW,年绿电发电量超过140亿度。上峰水泥上半年与阳光新能源合作设立平台公司上峰阳光新能源,充分面向市场,将与各基地周边工商业共同投资开发光储充一体化微网项目。天山股份则表示,2022年光伏、风电绿色能源项目计划投资19个,分布河南、上海等区域公司,装机127MW,年可发电15410万度,减排CO213.8万吨。
制定低碳转型“时间表”
“2023年,水泥大概率纳入碳交易,行业节能碳减排压力将明显加大。”中国水泥网大数据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魏瑜表示,根据测算,2025年水泥行业总煤耗量比2020年将下降15%至25%。2025年,行业平均可比熟料综合能耗将下降至104.76千克标准煤/吨,30%产能达到100千克标准煤/吨或以下。
杨军透露,海螺集团计划在明年全面完成现有生产工艺技术升级,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家一级能效标准;力争到2030年,所有工厂实现“零外购电”,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左右;争取在2060年之前为落实“双碳”战略、推动水泥工业深层次绿色化变革作出积极贡献。
“未来水泥工业将成为低碳绿色环保功能产业。”李叶青亦对行业低碳转型寄予厚望。在他看来,水泥工业可以资源化利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各种可燃废物、无害化处置工业危废、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泥、无害化安全处置生活垃圾和各种生活废弃物等。
“通过替代燃料和替代原料来实现减碳;发展光伏和风能,建设零购电工厂和零购电矿山;推动低碳水泥和低碳熟料的研发和生产。”根据天山股份的“十四五”绿色低碳转型规划,2025年以前,公司一级能耗标准的生产线要达到40%以上。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