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2月14日,威廉·约翰·考尔夫诞生于荷兰的一个贵族家庭。从莱顿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内科住院医生。一次,治疗一位22岁的年轻病人尿毒症失败,为此他痛下决心,一定要找到一个抑制尿毒症的良策。渐渐地,他想出一种利用人工血液透析代替肾功能的办法,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物资匮乏的背景下自制了一台代替肾的血液透析机。
1943年,考尔夫把这台简陋的机器用到了临床上。两年后,机器开始有了疗效。在这一时期,他还首次采用了输血的治疗技术,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创建了欧洲第一个血库。随后,考尔夫并没有为自己发明的血液透析机申请专利,而是把设计图样无偿地捐赠给了世界其他几所医院,这一大度的创举,使血液透析治疗得以迅速地扩展开来。
1967年,考尔夫在继续改造血液透析机的同时又潜心于心肺机的研究。1982年,心肺机正式投入使用。他还首先提出了人工心脏的设想,他的研究生罗伯特·伽维克沿着考尔夫研发的道路,研制成了第一例人工心脏“伽维克7号”。1986年考尔夫正式退休,但他继续在实验室又工作了11年,坚持他的人工器官研究,期间发明了人工眼。
考尔夫被称为“人工器官之父”,在他的一生中,发明、著作和论文共达600多项,成为20世纪做出最伟大贡献的医生之一。在考尔夫的开创下,现代的血液透析机在世界各地医务场所广泛使用,拯救了世界千千万万肾病患者的生命。考尔夫不懈的创新精神,尤其是他的医术和医德,将永远激励着后来人。
本文转载于《科学历2018科学史上的今天》,由科学π工作室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 可燃冰的开发
下一篇: 寻求“诗意的生活”——保护土地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