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里·盖尔曼是一个天才,在近代物理学大发展的“白银时代”初露曙光。
默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n,1929年9月15日—至今)美国物理学家,因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发现而获得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4岁时,他发现了“奇异量子数”,由此发现了强相互作用的特征,同时使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与“θ一τ疑难”得到了解释;26岁时,他已经成为加州理工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理论物理学的终身教授32岁时,他提出强子分裂的“八重法”,这被人们称为高能物理时代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35岁时,他又惊人地提出了质子和中子的“夸克模型”,代替原来的质子和中子,把自然世界的真正的“基本粒子”体系展现到世人面前,从此引发了高能物理的研究热潮。
1964年2月1日,盖尔曼在《物理通讯》上发表了关于夸克的理论研究结果。
1969年,他40岁时,他的研究达到了顶峰,这一系列成果,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这一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盖尔曼再度做出惊人之举,他从粒子物理华丽转身,与其他几位著名科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联合创建了圣塔菲研究所,将目光对准了自然科学的“复杂性”,探讨当今科学领域中最尖端疑难的课题。
从年仅24岁时发现基本粒子的一个新量子数——奇异数起, 这位天才的理论物理学家主宰粒子物理领域长达20年之久。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 来源:网络
本文转载于《科学历2018科学史上的今天》,由科学π工作室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 从“克莱顿喷泉”到光纤
下一篇: 火箭人传奇——布劳恩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