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堂 - 科普 - 科学史上的今天

火箭人传奇——布劳恩

来源:颗粒在线 1143 2020-01-31

沃纳·冯·布劳恩从小就学会演奏大提琴和钢琴,有超常的音乐天赋,却又对火箭情有独钟。


沃纳·冯·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1912年3月23日-1977年6月16日) | 来源:网络

本来决心投身音乐当个作曲家,在读过一本由奥博特所写的《通往星际空间之路》之后,他对火箭着了迷。

1930年,他考入柏林工学院。

为实现空间梦,他选修了物理和数学,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是有关液体火箭推进系统的。

这一时期,他加入了空间飞行协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劳恩被迫为希特勒研制火箭,亲自主持从V-1到V-4的火箭工程。

1945年,布劳恩向美国投诚,很快展现了他多方面的天才。20世纪50年代初,他出版了一本科幻小说《火星计划》,这本书抒发了布劳恩的“空间梦”,也为世人开启了一个航天时代的新图景,立刻引起轰动。

在当时,书中所提到的人造卫星、航天站、月球飞船等想法还被人们认为只是梦想而遥不可及的时候,布劳恩已经在为实现这一梦想而努力工作了。

1956年,布劳恩担任美国陆军导弹局发展处处长,他先后研发出可以携带核弹头的“红石”火箭、“土星-C”火箭和“潘兴式”导弹。

1958年1月31日,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升天,而推动这颗卫星升天的就是布劳恩研制成功的“土星-C”火箭。


“探险者”1号 | 来源:网络

在20世纪60年代,他领导研制的火箭,首次把人送上了月球。此后,布劳恩又主持设计了“水星计划”、飞往火星的载人飞船,以及环绕地球的空间实验站。

从纳粹(Nazis)到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两个“N”打头的字之间,他度过了40年的火箭人生,有着传奇一生的布劳恩最终实现了自己童年时代的“空间梦”,被称作“火箭之父”。

本文转载于《科学历2018科学史上的今天》,由科学π工作室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标签: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