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洛琳医学院宣布,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屠呦呦和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家获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这句出自两千年前《诗经》中的佳句,似乎早已预示着她将与青蒿结缘。
1969年,中国开始了抗疟疾药物的研究,当年38岁的屠呦呦成为攻关组长,从此开始了青蒿素的研究之路。屠呦呦带领研究组历时3个月,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药方中,整理出来640个,再从中筛选出100多个样本,最终挑出了少数几种药材为备选,而曾经有68%抑制疟原虫效果的青蒿,却在复筛中因结果不稳定被放弃了。
正如她在拉斯克奖颁奖感言中所说,是“古代文献在研究的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这一天,她再次翻开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时,发现其中有一段记述,在用青蒿抗疟治疗时,制药的方法是“绞汁”,而不是传统的“水煎”。她恍然大悟,是否这种特殊方法暗示着,高温会破坏药物的效果呢?经过多次试验,最后她采用沸点只有60摄氏度的乙醚作为萃取青蒿素的溶剂,果然药效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做了190次的反复试验后,终于从青蒿素分离出中性提取物的样品,经试验,对鼠虐和猴疟原虫具有100%的杀虫结果,她把这个成品定名为“第191号”。
1974年,在屠呦呦圆满获得了“30例青蒿抗疟全部有效”的结果之后,继续带领全组开始了对活性成分的研究,最终分离出抗疟有效单体,定名为“青蒿素”。
转载于《科学历2018科学史上的今天》,由科学π工作室编著。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学小讲堂
屠呦呦简介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2017年1月9日,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转载于网络:百度百科(词条:屠呦呦)
本文系颗粒在线根据网络资源整理编辑。
上一篇: 地球,您多大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