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材料的尺度越来越小的时候,一旦小到一定程度,它的光学、电学、磁学和化学性质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改变,此时的物质颗粒就叫做“量子点”。
1981年,前苏联固体物理学家阿列克谢·埃基莫夫首先发现了量子点现象。同年9月20日,这一发现被刊登在《固态通讯》杂志上,题目是“半导体微晶的光谱效应”。
在1985年9月9日,埃基莫夫在《科学导引》杂志上,又以“半导体微晶的量子尺寸效应”为题,把这些成果发表出来。正是这一发现,开启了“量子点”物理和相关技术的研究,也为“量子点”研究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向。1988年2月,美国耶鲁大学物理学家马克·里德首先提出了“量子点”概念。量子点的问世,扩大了人们对自然界物质的认识。人们注意到物质的光学性质不仅仅是寻常看到的那些,在超小物质上,物质还有着更奇特的光学特征,如“荧光标记特性”。
半导体量子点对于外界的刺激有非常敏感的反应,在受到光照射或加上电压以后,它们能发出强荧光发射,这些奇异的特性更使量子点研究用于光电转换、传感、显示等技术。
量子点材料对外来光具有强烈的吸收能力,对可见光、红外和紫外光的吸收能力也非常强,因此量子点在飞行器的隐形材料的应用上前景远大。相对其他领域,量子点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起步较晚,但由于它们独特的光学和电子学特征,很快地成为生物学、尤其是生物成像方面的研究热点。
总之,量子点的兴起,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在医疗手段的研发上有了更大的扩展空间。量子点已成为与纳米技术并肩的20世纪重大发现,也被公认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科研领域之一。
转载自《科学历2018科学史上的今天》,科学π工作室编著。
科学小讲堂
量子点(Quantum dot,QD):又称半导体纳米晶,呈近似球形,其三维尺寸在2-10nm范围内,具有明显的量子效应。量子点一般由II-VI族元素(如CdS、CdSe、CdTe、ZnSe、ZnS等)或III-V族元素(无镉量子点,如InP、InAs等)等半导体材料构成,也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半导体材料构成核/壳结构(如常见的CdSe/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等)。近年来也涌现出多种新型材料量子点和制备方法。量子点的物理、光学、电学特性远优于现有有机荧光染料,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货架期长等优势,是新一代荧光标记探针的最佳选择。量子点技术在2003年被Science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本文系颗粒在线根据网络资源整理编辑。
上一篇: 老师,您辛苦了!
下一篇: 世界上第一只人工授精繁育的大熊猫——元晶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