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堂 - 科普 - 科学史上的今天

电子显微镜问世——鲁斯卡

来源:颗粒在线 2660 2019-08-18

显微镜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物之一。在它发明出来之前,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

在16世纪末光学显微镜发明后,微米(1微米=10-6米)大小的细胞映在人类眼前,开启了微生物学。1873年,恩斯特·阿贝(Ernst Abbe)证明了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只能达到光波长的1/2左右,称为阿贝极限。而人类所能看到的光波长在400纳米(1纳米=10-9米)到700纳米左右,因此200纳米或0.2微米一直是一般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无法突破的瓶颈。因此,在光学显微镜发明后的几百年间,微米左右的物体一直是人类所能观察到的最小尺度。

直到20世纪初电子显微镜的问世,人类才开始看到纳米大小的物体。

从1928年开始,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研究生恩斯特·鲁斯卡(Ernst Ruska)在高压技术研究所专门从事高压真空技术的研究。工作中,他注意到电子的波动性质,考虑到可见光波段的限制,从而萌生了利用电子束代替光波实现显微放大的想法。光学显微镜的镜头是用玻璃制作的,而电子显微镜因为工作原理的不同,镜头则是电磁线圈。

1931年4月,在导师马克斯·克诺尔的指导下,鲁斯卡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采用电子束进行工作的显微镜,这个并不被人们看好的“雏形”却奠定了电子显微镜的发展方向。1933年,鲁斯卡发表了题为“关于电子显微镜的磁性镜头”的博士论文,他所创制的透射式电子显微镜,分辨率要比光学显微镜高出10000倍。

1936年,鲁斯卡来到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在他的主持下,共同创建了电子显微镜工业研究所,并于当年研发出第一台能够批量生产的“西门子超级显微镜”。1938年8月18日,该款电子显微镜获得发明专利权并于1939年正式投入市场。

鲁卡斯与其弟弟赫尔穆特·鲁斯卡共同将电子显微镜推广到生物学和医学领域进行应用。二战后,鲁斯卡为西门子公司重建了电子光学实验室,使得1949年起重新开始生产电子显微镜,全球有超过1200家的各国研究所使用他们的产品。

1986年,为表彰鲁斯卡发明电子显微镜的贡献,恩斯特·鲁斯卡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者格尔德·宾宁(Gerd Binnig)和海因里希·罗雷尔(Heinrich Rohrer)共同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学小讲堂

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e,EM):简称电镜,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电子显微镜由镜筒、真空装置和电源柜三部分组成。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是建立在光学显微镜的基础之上的,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为0.2μm,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为0.2nm,也就是说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光学显微镜的基础上放大了1000倍。


本文系颗粒在线根据网络资源整理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