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斯·贝采里乌斯(Jons Berzelius),1779年8月20日生于瑞典南部的一个名为威菲松达的小乡村,1848年8月7日在斯德哥尔摩病逝,享年69岁。贝采里乌斯是一位化学领域的全才。他在发展化学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接受并发展了道尔顿原子论,并以氧作标准测定了40多种元素的原子量,第一次采用现代元素符号并公布了当时已知元素的原子量表,发现和首次制取了硅、硒等好几种元素,首先使用“有机化学”概念,提出“电化二元论”的学说,发现“同分异构”现象并首次提出“催化”概念。他的卓著成果,使他成为19世纪的一位赫赫有名的化学权威专家。
在原子论方面,贝采里乌斯认为确立原子学说首先应精确度量出元素的原子量。1814年,他发表了包含41种元素的原子量表,1818年增加到45种元素,1826年增至50种。除碱金属和银的原子量数值是现代数值的2倍外,其他元素原子量数值与现在一样。此外,他还提出新的元素符号体系,采用化学元素拉丁文名称的开头字母作为化学元素符号,并沿用至今。
在有机化学方面,贝采里乌斯于1806年最早提出有机化学这一概念。1830年,他发现了外消旋酒石酸,并由于它与酒石酸有相同的化学组成,但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从而发现并命名了同分异构现象。1835年,他还发现了催化作用。
在电化学方面,贝采里乌斯于1812年提出“电化二元论”学说,指出化合物都是由两种电性质不同(即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组分构成,由此开创了分子中各原子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电化二元论在研究金属和非金属特性以及解释无机化合物性质和制备过程方面获得成功。
在分析化学方面,贝采里乌斯开创了重量分析法。他首次发现并命名了钍(1815年)、硒(1817年)、硅(1823年)等元素,并详尽地研究了碲的化合物和稀有金属(钒、钼、钨等)的化合物。他还大大改进了分析方法(采用橡皮管、水浴、干燥器、洗瓶、滤纸、吹管分析)和燃烧分析方法。
在教育方面,贝采里乌斯还是一位伟大的化学教育家。他十分重视化学人才的培养。他曾编著化学教科书共三卷,于1816年初版后不久,即被译成法文和德文。在贝采里乌斯生前,该书在瑞典曾印行过五版。它是一部最完整、最系统和最通俗的化学教科书。在长达30多年间,成千上万的青年化学家们都读过该书。贝采里乌斯以其广博的知识和正确评价实验数据的洞察力吸引着科学家们。他总是不断地改造旧方法,创造新方法,并且毫不隐瞒地把自己的所有成就都写迸教科书里,给青年学者们铺成了前进的坦途。维勒(人工合成尿素第一人)等一大批化学家都曾师承于贝采里乌斯,他是当时国际上公认的化学权威之一。
科学小讲堂
原子论(Atomism):指关于原子概念的学说。德谟克利特探讨了物质结构的问题,提出了原子论的思想。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它的基本属性是"充实性",每个原子都是毫无空隙的。虚空的性质是空旷,原子得以在其间活动,它给原子提供了运动的条件。道尔顿使物质由原子组成这一概念成为现实的、有用假说的,他给元素指定符号并将符号结合起来成为化合物,并且制作了14种元素的原子量表。
本文系颗粒在线根据网络资源和书籍《科学历2018科学史上的今天》整理编辑。
上一篇: 最优美函数——狄拉克
下一篇: 重温青霉素的意外发现之旅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