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堂 - 科普 - 科学史上的今天

探索中微子之谜

来源:颗粒在线 1114 2019-07-20

中微子,“中”指电中性,即不带电,“微”指质量小,小于电子的万分之一,简言之为不带电的微小粒子。中微子遍布宇宙各个角落,其是目前宇宙中数量仅次于光子而排第二多的粒子,由于其几乎不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具有极强的穿透性,使得探测非常困难,因而被称为“幽灵粒子”。


大多数核过程,以及高能宇宙线、岩石放射性、超新星爆炸等都会产生中微子,就连人体每天都会因体内的钾-40衰变而产生4亿个中微子。因此,当你在阅读本文的时候,已经有数以亿计的中微子穿过你的身体……



中微子概念的提出


1930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Pauli)提出β衰变的假说,指出衰变过程中会释放出一种可以带走能量的微小中性粒子。193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恩利克·费米(Enrico Fermi)提出β衰变理论,首次将这种中性粒子命名为“中微子(Neutrino)”。


中微子的发现


1956年7月20日,美国的弗莱德里克·莱因斯(Frederich Reines)和克莱德·柯恩(Clyde Cowan)等人利用核燃料裂变中的β衰变成功地捕抓到电子中微子,首次实现中微子的实验室观测,莱因斯因此获得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柯恩已故去)。


1962年,美国物理学家利昂·莱德曼(Leon  Lederman)、梅尔文·施瓦茨(Melvin Schwartz)、杰克·斯坦伯格(Jack Steinberger)因发现第二种μ中微子获得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89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通过Z0衰变截面的测量,证明只存在μ中微子,电子中微子和τ中微子这3种中微子。最后一种中微子——τ中微子直到2001年才被美国费米实验室的DONUT实验发现。


中微子振荡,解开中微子“失踪”之谜


美国物理学家雷蒙德·戴维斯(Raymond Davis)于1968年主导的探测装置发现“太阳中微子失踪”事件,且在1987年大麦哲伦星云的超新星1987A大爆发中,由日本物理学家小柴昌俊(Masatoshi Koshiba)于1982年主导的探测器几乎同时观测到超新星中微子,为此两人获得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1年,加拿大物理学家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McDonald)利用重水探测器发现了中微子振荡的证据。2008年,日本物理学家梶田隆章(Kajita Takaaki)用超级神冈探测器验证了大气中微子也会发生振荡现象。他们找到了“失踪”的中微子,发现了它们“变脸”的秘密,并以此证实中微子有质量,为中微子理论模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两人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国科学家的贡献


中国科学家在中微子振荡研究领域也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成绩。2012年,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概率为9.2%。王贻芳领导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国际实验团队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该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公布的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当前,中微子研究已是基本粒子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最前沿的热点。在未来,中微子性质(质量、振荡参数和磁矩测量及结构分析等)的研究将会产生重大的结果,这些结果在通讯、能源、天文观测和地质测量等领域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中微子的发现,若干年后,或许和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普朗克发现能量子一样,将改变世界,未来可期……



科学小讲堂


中微子(Neutrino):也叫微中子,是轻子的一种,是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常用符号ν表示,是一种不带电、质量极其微小的基本粒子。


本文系颗粒在线根据网络资源整理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