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心脏一直被视作手术的禁区。
1896 年英国医生斯特芬·帕杰特认为,心脏是外科手术的一道“天然极限”,没有任何新方法或发明能逾越,可见心脏组织娇嫩得“几乎碰不得” 。
权威的结论并没有使探索者望而却步。1930年,美国医生约翰·吉本因一个失败的紧急开胸手术,决心研制能代替心脏为病人全身提供新鲜血液的机器。1934年底,一台用零星杂物制成的“ 人工心肺机器”终于出炉,吉本用猫做实验,但失败了。
美国心脏外科专家、体外循环机发明者约翰·吉本(John Gibbon)
1938年,首例猫体外循环手术获得了成功,在机器的血液体外循环支持下,这只猫存活了25分钟;1939年吉本发表了第一篇论文,但成果却遭受质疑。为此,他仔细研究实验失败原因,认为低血压、休克和低氧血症是关键性的实验难点。
到1939年底,吉本动物实验获得了13次存活的记录;进入20世纪40年代,他把心肺机体积做大,经过一系列改进, 体外循环机供氧能力有了大幅提高,吉本使狗的心脏停跳时间延长到46分钟,死亡率下降了10%,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进步。
1952年2月,吉本利用所研制的心肺机,首次人类试验失败;1953年5月6日,吉本终于完成了第一例成功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18岁的姑娘塞西莉亚·巴沃尔克圆满完成心脏房间隔修补术。
受到严重打击的吉本告别了他已倾注20余年心血的研究领域,从此再也没进行过心脏手术。
尽管以悲剧收场,但对于心脏外科发展史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吉本的基础上,约翰·柯克林(John Kirklin ,1917-2004)等人终于使心肺机成功地走向心脏外科的临床实践,仅仅在吉本第一次体外循环下手术成功的5年之后,柯克林即报道了在梅奥诊所成功地应用Mayo-Gibbon设备在体外循环进行的245例手术。
Mayo-Gibbon设备
人工心肺机的成功发明,延长了心脏直视手术的时间,彻底改变了医学界的心脏外科手术条件。现代的心肺机已经具有非常高的技术标准,机件实现了电子化,甚至完成了部分智能化的要求,这一切总源头都来自吉本的开创。
上一篇: 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
下一篇: “0”和“1”——二进制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